close

                         4830312_dak0krc_m  
這是最近看完的書,份量厚重,發人深省,
但其實內容深入淺出,行文流暢,相當易讀。
本書的全名是
【背離親緣:
                     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中文版分成上下兩冊,下冊最近才出版。)

關於全書的內容,書店網站上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8997
我在此就不浪費時間寫自己的心得了。

請恕我直接引用網路上的簡介內容如下:

--------------------以下為網路及書中簡介---------------------

西方有個諺語:「蘋果落地,離樹不遠」,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但事實卻是,世上有許多孩子都落到了別處,可能是幾座園子外,也
可能落到世界的另一端,完全背離父母的預期和想像,而這些家庭也因
此走入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窮盡十年時間,針對三百個擁有異常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入且多次的
拜訪:聽力正常的父母生出聾人後代、芭蕾舞者生出侏儒女兒、華爾街
寵兒生出唐氏症寶寶、異性戀父母生出同性戀、平庸的父母生出神童、
慈愛的基督徒父母生出殺人犯,以及自閉症、殘障、跨性別、思覺失調
(舊譯:精神分製),甚至因姦成孕生下的孩子……這本書就是探討這
些掉到另一個世界的果實,他們作為與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都格格不入
的差異分子,如何尋找自我的身分認同,同時也探討了為人父母的重大
意義。

這些離樹甚遠的果子與父母毫不相像,沒有從垂直的血緣遺傳到相同的
外型、能力、智商、性向及價值觀,因此也無法從父母傳下的「垂直身
分」獲得身分認同。他們必須從狀況相同的同伴間得到「水平身分」,
才不致覺得自己是世上孤獨的異類。垂直身分是社會對他們的認知,水
平身分是他們對自己的認知,而當這兩種身分認知出現巨大鴻溝,父母
往往得用肉身造橋,才能橫渡這條深淵般的惡水。

這些父母一開始大多無法接受這樣的孩子,也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勝任父
母的角色。在生與不生、親自養育與送養之間痛苦地掙扎,許多人憑藉
著對孩子的情感,激發出內在無與倫比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愛的能力
,去為孩子爭取生存的空間,而且以一種有尊嚴、有意義的姿態存活下
來,從而重新發現為人父母的重大意義。

作者開宗明義提到:「從來就沒有複製這回事。」所有的生育都是一種
製造,沒有子代會完全複製親代。在訪查過程中,他也見識了父母最深
沉的絕望、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些父母原先千方百計要避免這樣的處境
,卻被迫拖入原先並不願意進入的世界,然而,最後他們卻對此滿心感
激──這是本書最大的謎題。

這些與眾不同的孩子會讓父母經歷痛苦的改變,但也讓父母更了解自己
。孩子就像容器,裝著憤怒也裝著喜悅,甚至救贖。愛孩子,就會把實
際存在的事物看得比想像中的事物還重要。

他並未要求所有父母都得堅強樂觀地面對孩子帶來的挑戰,而是不帶偏
見、平和地訴說這些家庭所經歷的艱難,並對父母在愛中的掙扎寬厚以
待。作者並不頌揚苦難,他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珍貴的並不是苦難本身
,而是我們對苦難如同珍珠般的包容。

這是本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專著,而很少人能把意義如此嚴肅的
研究寫得如此溫柔、動人而心碎,而這正是因為作者在書寫他人的經歷
時,也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並反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人生。作者身為
同志,他在摸索「我是誰」的過程中讓母親驚心,父親憂慮,雙方皆飽
受折磨。這是他進行這項研究的初衷,藉由探查其他差異份子的家庭,
試圖了解這樣的傷害究竟是源於個人、家庭,還是社會?


--------------以上為網路及書中簡介----------------------------


下面是我自己的書摘,僅為上冊的摘錄,
下冊,已購入,正在努力、試圖擠出時間補完~~(汗)

這本書,非常非常推薦!!!
635824065237180000  
--------------------以下為書摘--------------------------------


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寫道:「不是我們的想法決定我們是樂觀
還是悲觀,而是我們的樂觀或悲觀決定了我們怎麼想。」


「正常」的概念會促使不正常的人把自己看得很無助、很不足。
傅科也說「生命容許出錯」,而錯誤本身就是「人類思考並創造
歷史的根源」,於是,禁止犯錯就是終止演化。正是因為犯錯,
人類才得以走出史前的泥沼。


梅爾森是身心障礙權的法律專家,她表示,從古至今,慈善和好
意一直是身心障礙者最可怕的敵人。手腳健全的人可能是慷慨的
自戀狂,覺得什麼是好事,就不顧對方的感受,急著送出。


是美容手術(有些人稱之為「科技時尚」),還是矯正手術?兩
者可能只有一線之隔。同樣的,變成最好的自己,跟服膺於社會
準則的壓迫,也只有一線之隔。


慕琳一出生便缺了小腿腓骨,一歲時截去膝蓋以下的腿。現在,
她是裝上義肢的時尚模特兒。她說:「我希望別人眼中的我,是
因為肢障而美麗,而非雖有肢障,依然美麗。」


擊不倒你的,會讓你更強壯。


(二)聽障

聽人多半假定聽障就是聽「不」見,可是很多聾人感受到的聽障
並不是「無」,而是「有」。聽障是文化,也是生活方式,是語
言,也是美學,是真實的存在,也是與眾不同的親密關係。


聾人運動分子(我對「分子」這個翻譯有意見,我自己覺得翻成
「人士」比較中性。)比安維努說:「我們不想也不需要為了自
認正常,而把自己變成聽人。對我們而言,早期治療並不等於耳
機、擴音機,也不等於讓孩子看起來儘可能像聽人。相反地,好
的早療計畫應該讓聽障兒童和聽人父母能夠早點認識美國手語,
並有很多機會和比手語的聽障人士接觸。我們是有自己的語言、
文化及傳承的少數族群。」


我剛認識比安維努時,她大約四十出頭,手語比得快又俐落,而
且有法有度,彷彿她正在排列空氣,讓空氣的形狀變得比較可以
入眼。她素來反對用「障礙」一詞,經常對此發表意見,而且言
辭鏗鏘。.......「我把自己視為聾人,這根我認同自己是女同志一
樣,都是我的選擇。我有我的文化,我不會用『聽不到』或『不
能怎樣』來定位自己。有些人被迫學習英語,也不能比手語,最
後學會的語言不是兩種,而是半套,這些人有障礙。但我們並沒
有什麼障礙,就像日本人也說另一種語言。」


生物倫理學家柏克說:「很少有人會為沒有失去的東西而哀傷。
拿性別來作比喻吧,女性可能會想,當男人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反之亦然。可是這種好奇的感覺,不會用失落來表現。」....一般
文化總感覺聽障兒童缺乏某種東西,即聽力;聾人文化卻覺得他
們擁有某種東西,也就是這種美好文化的會員資格。聽人父母則
被丟回去面對自己的二分法:他們是有了一個聽障孩子,還是缺
了一個聽人孩子?


菲立克斯先前也憤恨不平地指出,很多聾人運動分子總表示,植
入人工耳蝸是種族屠殺,意圖摧毀、消滅聾人族群。有些人把小
兒植入耳蝸比擬為侵入性手術,跟「矯正」雙性人手術如出一轍
---很多雙性的成年人都反對這種手術。英國的聾人運動分子賴德
把植入手術視為「終極手段」,而布德侯則提到一場與言及文化
滅絕運動。東北大學的藍恩寫到:「你覺得有人敢站起來說『幾
年內我們就可以消滅黑人文化』嗎?」在他眼中,植入手術就是
這樣的進攻。他說:「要是聽人把聾人視為一支有自己語言的民
族,而非殘障,就不會有這麼深的誤會了。」動了手術以後,究
竟是潛藏的那個聽人被釋放了出來,還是原本的聾人被徹底摧毀



人工耳蝸的辯論其實是一具支架,讓我們得以站在上面,討論另
一個更大的主題:同化與異化---讓人類標準化的何種程度,是值
得稱頌的進步指標,到怎樣的程度,又會成為戴著面具的優生學



世界上如果有更多文化,會變得更好嗎?我相信會。人類哀悼物
種消失,害怕生物多樣性減少將嚴重危害地球,同理,我們也應
該害怕多樣文化凋零,因為世界支所以充滿朝氣,多元的思想、
語言、意見功不可沒。


(三)侏儒


湯森則在她的著作《非凡的身體》中主張:「『肢體障礙』是由
法律、醫療、政治、文化、文學共同交織而成的排外論述。」然
而,很多時候極為矮小的人之所以無法做某些事,不是由於社會
的態度,而是因為實際空間的安排都由主流決定,適合個子比較
高的人使用。某些侏儒認為,圍繞著障礙一詞的論調表面上高潔
動聽,但不過是存心搗亂。


貝蒂(女兒安娜為侏儒,同時為出櫃的女同志)說:「如我所願
,她愛人,也被愛。如果安娜是一般人,我的世界會不會變得比
較狹隘?會。我很清楚自己獲得了什麼禮物。若有人問我:『貝
蒂,妳想生個女同志侏儒嗎?』我不會打勾說要。但她是安娜,
是家裡的支柱。我希望她的人生之路不要那麼陡峭,卻也很高興
她優雅地攀越了高峰。」


(四)唐氏症

(下面摘自本書作者引述自網路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內容非常
    動人也極具啟發性,請容我也在此摘錄全文。)

          [歡迎來到荷蘭]           by 艾蜜莉‧金斯利

人們常請我談撫養身心障礙兒的經驗,讓沒有這類獨特經驗的人
了解這件事,幫助他們想像當事人的感受。那感覺就如同....
懷著孩子,就像在計畫一趟美好的旅行--就說去義大利吧,妳買
了一堆旅遊書,擬出完美的旅遊計畫:羅馬競技場、米開朗基羅
的大衛像、威尼斯的貢多拉。也許妳還學了幾句實用的義大利語
。一切都令人興奮不已。
熱切期待了數個月之後,那一天終於來了。妳整理好行囊,踏出
家門。幾個小時後,飛機著陸了。空姐走了進來,說:「歡迎來
到荷蘭。」
妳說:「荷蘭?!怎麼會是荷蘭?我訂的是義大利的機票啊!我
應該要到義大利,我這輩子的夢想,就是去義大利啊。」
但是飛機的航程改了,降落在荷蘭,妳也只得留在荷蘭。
重要的是,飛機並沒有載妳到一個恐怖、噁心、髒亂,而且充滿
瘟疫、飢荒、疾病的地方。妳只是到了不一樣的地方。
現在妳只得出去買新的旅遊書,重新學習另一種語言,還會遇到
一群妳原本不會遇到的人。
只是個不一樣的地方罷了。那裡的步調比義大利慢,沒有義大利
那麼光鮮亮麗。但是等妳待上一陣子,調勻了呼吸,向四周張望
........妳會開始注意到荷蘭有風車........荷蘭還有鬱金香。
荷蘭甚至有林布蘭。
但是妳認識的人都去義大利........總是炫耀那裡有多好玩,而
妳後半生都會不停地說:「是啊,我原本也要去那裡,那是我本
來的計畫。」
因此妳感到痛苦,而且痛苦永遠永遠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那個
夢想無法實現,是很大的打擊。
但是....如果妳後半生都在哀嘆自己無法前往義大利,妳就無法
全心享受眼前非常獨特、非常美好的事物....無法享受荷蘭的一
切。


傑森(【歡迎來到荷蘭】作者艾蜜莉‧金斯利的唐氏症兒子)寫
到當年那個婦產科醫生告訴父母,自己永遠無法知道父母是誰,
甚至無法說話。他寫道:「給身心障礙兒一次機會,讓他們能夠
完整成長,讓他們感覺自己有一杯半滿的水,而不是半空的杯子
;讓他們想想自己有什麼能力,而不是有什麼障礙。」


(五)自閉症


現有的療法究竟是為自閉症者的利益著想,還是為了讓父母的日
子更好過。自閉兒的某些特質可能讓人不得安寧,但逼一個孩子
放棄這些特質,他得受多少苦?瑞賓在談到自己的成年病人時說
道:「我們不應該把自己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這
些人的需求真的不同。」


支持神經多元幸運動的巴格絲(自閉症者)有重複行為,而且沒
有口語能力,她在名喚《我的語言》的影片中說出她的看法:「
我的思考及反應方式看起來、感覺起來跟一般的概念大相逕庭,
有些人不覺得那稱得上思考。只有當我用你的語言打出東西時,
你才覺得我的確在溝通。大家都以『神祕、難以捉摸』來形容像
我這樣的人,而不願承認是他們自己無法理解。人之為人,有很
多樣子,只有每種樣子都獲得認可時,才可能有正義和人權。」


葛林克寫道:「每次有人因為我女兒而同情我,我都不懂為何要
那樣。自閉症並不是羞於見人的疾病,而是一種要去適應的障礙
。這並不是污點,而是人類各種生存方式中的一種。」


-----------------------書摘分隔線-----------------------



再次強調,這本書是近幾年來我看過,非常非常推薦的好書。

我一定會把下冊看完,再把書摘貼上。

 

 




背離親緣(上):
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作者: 安德魯.所羅門
譯者: 謝忍翾
出版社: 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5-09-02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