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620344_1430956083641925_2563825307150185820_o  

要看完這兩大本磚頭就已經很花時間和心力了,
即便是前年底看完上卷,去年底看完下卷,把時間拉到這麼長才完食;
即便都是利用出門晒太陽的一小段時間,
加上每次等公車、等朋友的零碎時間去打散大部頭的份量,
這兩本大磚頭還是花了我非常多的時間才完成閱讀與消化。
所以更不用說看完後還要回頭做書摘這種吃力又愚蠢的自我虐待了~~

感謝這幾年來社會上諸多相關議題的熱烈討論,
感謝身邊有些朋友以我小小腦袋無法理解的觀點堅決反對或排斥同性戀及同婚,
並努力窮其想像和偉大的邏輯以冠上各種汙名,
這些是激發我一定要完成這兩大塊磚頭的書摘文,以分享給大眾的最大動力。

我無法再為這部書進行太細節的感想文了,
那真的太花時間。
但很想在這裡分享我的一點點心情---
這世界隨著時代不同而能有越來越開放、多元、包容與尊重異己的價值觀,
這是我覺得自己能夠身處在這個時代最幸運的一點。
如果不是如此,
我不敢想像我現在會是什麼樣的我,
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忍受著什麼樣的不公不義.....
雖然即便我仍自覺在很親近的家族中遭受某種程度的性別歧視,
雖然現在在不同的文化、國家、社會裡也還有諸多未盡完美之處,
但我願意相信,是因為人類文明能夠與時俱進,
所以我們每一個個人才能擁有越來越美好的未來~~

這部書,以非常淺顯易懂的文字,
述說著不同的弱勢族群在他們的社會裡所遭遇的困境和掙扎的歷程。
作者以長年的追蹤訪談,
讓讀者近身聆聽這些族群的聲音。
有些想法,甚至挑戰了一向自詡腦袋頗為進步的我。
我非常高興自己到了這個年紀,
還能因為閱讀這部書而能跨越某些思考的界線,
這段因為受到挑戰,而能重新反思的過程,
讓我自己非常受用,也深覺收穫良多。

非常推薦這本書,縱使份量有點多,但並不沈重,而且其實很好讀。
在此謹以此書借花獻佛,
為我所有真實與虛擬世界裡的LGBT朋友們真心祈禱與祝福~~

(大家)背離親緣(兩冊套書)72dpi  

-----------------------------------書摘分隔線------------------------------------

(二)神童

與神童合作過的人都知道,人的智性、情緒與生理年齡一旦不同步,很可能
會崩潰。擁有成人心智的孩子,日子並不比擁有孩子心智的大人好過。....
「天才是種異常而異常的症狀往往不只一種,很多天賦異稟的小孩也同時有
注意力缺失症、強迫症或亞斯伯格症候群。父母在面對孩子這兩面時,往往
很快就承認孩子光明、具天賦、特出的一面,其他卻一概否認。」音樂表演
就是持續練習敏感度,而敏感則常常導致脆弱。對於一般被視為病患的特殊
孩子,父母必須學會在疾病中找到身分認同,而天才兒童的父母則得學習在
面對天才的身分認同時,辨認出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


天才一旦自殺,父母往往受盡責怪,有些孩子也的確是受父母所逼。追求名
人光環的母親,或永遠不滿意的嚴父,在專業文獻中常常出現。有些父母以
幫助孩子為重,有些則只想幫助自己,更有許多人分不清兩者的差異。有些
父母一心追夢,卻沒看見孩子。曼哈頓音樂學院院長席洛塔說︰「文藝復興
時期,義大利有許多母親趁小閹割兒子,以成全他們的音樂事業。現代天才
所經歷的精神毀損,殘暴程度並不亞於他們。」


神童父母一旦嚐到名利的滋味,就有可能轉為剝削,但即使如此,這些人多
半不是真的貪財,只是沒有自我覺察,也沒有能力區分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
願望。孩子總能反映父母的野心。如果你的夢想是生下天才兒童,就會在孩
子身上看見天分。若你相信名聲能解決一切不幸,就會在孩子臉上看見他們
對成名的渴望。雖然許多表演家都非常自我中心,但最自戀的往往是神童的
父母。他們將自己的願望、野心與身分認同投資在孩子的作為上,而非孩子
本身。比起探索孩子是誰,他們更想追求名利。


評論家尼慕拉說︰「神童不過是較為文雅的怪胎秀。在怪胎秀上盯著狗臉人
身的男孩直看叫做剝削,但盯著電視脫口秀節目裡六歲的鋼琴演奏者看卻似
乎沒有問題,甚至很激勵人心,證明了人類潛力無窮。」盯著侏儒看是不禮
貌的行為,侵犯神童的隱私卻沒人在意。


音樂家常和我討論,要拉好小提琴,究竟是要每天勤奮練習數小時,還是要
多讀讀莎士比亞、學習物理和談場戀愛。小提琴家曼紐因說︰「不論音樂還
是人生,想要成熟,都必須透過生活才能達成。」創作歌手卡漢說︰「若要
比勤奮,永遠會有個被關在地下室的韓國女孩練得比你還久,要比這個是比
不贏的。」但說得更深入些,此處的「正常生活」,其實是「更豐富的人生
」的婉轉說法。全心致力於某項樂器固然能造就精熟,但音樂擁抱的是人生
歷練。


天才大部分的成就取決於社會境況---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最終的水平身分
認同。在瓜地馬拉貧苦家庭出生的滑雪天才,可能一輩子沒機會發現自己的
長處。天生精通電腦程式設計的人,在十五世紀也沒辦法有什麼發展。達文
西若生為因紐特人(註),會怎麼打發時間?伽利略若出生於一九九○年代
,是否對弦論有所貢獻?

(註:因紐特人(inuit)是美洲原住民之一,分布於北極圈周圍,包括加拿
 大魁北克、西北地區、育空地區等地,說因紐特語。 因紐特人屬愛斯基摩
 人的一支。)


(三)遭姦成孕

我採訪過許多父母與孩子,他們面對過異常特質帶來的諸多困難,總想強調
自己的正面經歷,希望能作他人模範。有許多人度過困境而成為更好的人,
也亟欲分享自己的勝利。相反的,強暴生子的母親則追求他人的認可。即使
擁有圓滿的親子關係,孩子的身分仍無法改造她們。強暴後生下的孩子,大
多都知道這點。早在出世之前,他們就能感覺到自己被失落的陰霾所包圍,
且日益加深。本身不是聾人或侏儒的外人,或許可以問心無愧地否認自己對
當事人予以汙名化,但一聽到強暴,幾乎無人能不覺得厭惡,而被強暴的女
人與她們的孩子,也得永遠背負這汙名。在這個基因決定論的時代,有誰能
大聲站出來坦承自己的父親是強暴犯,還敢指望眾人不發一語?

就算強暴犯的後代永遠無法成為受到歌頌的身分,但或許社會能慢慢接受。
而這要感謝數十年來,教育、法律意識以及心理學在處理強暴議題時的與時
俱進。大眾越不把強暴當成禁忌的話題,受害者就越能認識彼此,母親與孩
子就越能找到他們需要的水平身分族群。而即便沒有這樣的幫助,有些女性
仍能從創傷中孕育出良好的教養能力,其中有些人甚至相信,若非經歷過如
此可怕的暴力,他們也無法成為這麼好的父母。


(四)罪犯

當天,主教外出主持祝聖儀式去,由主日學校的校長負責講道。他一開場便
談到父母不願知道孩子做了什麼惡事,....他說︰「你們要注意孩子都和哪
些人在一起,一旦他們開始和壞朋友來往,就會跟著墮落,為非作歹。」他
們譴責「壞朋友」玷污這座教堂的孩子的純潔心靈,我聽了很是震驚。接著
現場一一列舉邪惡。教會人士都有必要起身對抗「同性戀王國」,並將現代
的放債人逐出神聖之地。明尼亞波利斯黑人的種種問題,都是同志、猶太人
或銀行家的錯....教會信眾的慷慨揉合了好戰及仇視異己,說也奇怪,竟讓
人不禁聯想到幫派的作風。


世人總熱中於辯論犯罪傾向究竟是與生俱來或後天養成,熱切程度與討論自
閉症及神童的起因不相上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尚普與同事的實驗指出,帶
有重度侵略基因的新生猴子若改由個性非常溫和的母猴養育,即便體內的攻
擊基因仍具有生物活性,長大後仍不會好鬥。人類的犯罪行為源於某個血清
素轉運子的功能改變而造成基因異常。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家卡斯比研究體內
有此一多態性的人,發現這些人若在平和的環境中成長,發展出反社會行為
的機率並不會特別高;這些人若小時曾挨打,則有八十五%的人會展現反社
會行為。可見基因並不會使人犯罪,但在某些狀況下,卻可能讓人發展出犯
罪行為。家庭能帶來負面影響,也能帶來正面影響。....家庭關係親密的孩
子,較能抵擋犯罪的誘惑。蘿森邦首開先河,比較多份研究後表示︰「比起
其他因素,親子關係更能解釋犯罪。」


有些人無法認清人類的衝動非常多元,他們不會去做一開始就不吸引他們的
行為,卻因此自以為高人一等,並產生一種奇特的傲慢心態。
有人認為性侵
兒童很噁心,洋洋自得地說自己不會在性方面占小孩子便宜,卻沒體認到兒
童對他們原本就不具性吸引力。有些人沒有藥物依賴的傾向,卻對成癮的人
多有不齒;有些人胃口小,卻看輕病態肥胖者。一百年前。我的同性戀取向
會把我送入牢中,幸好我活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能忠於自己。如果我得
否認自己的渴望,而異性戀者沒有這樣的渴望,無從否認,那麼我的經歷當
然會和異性戀不同。在和囚犯相處的日子裡,我看過許多人或不善於控制衝
動,或軟弱,或愚蠢,或破壞成性,但也看過許多受強迫症支使,身不由己
。有些人即使無時無刻都有熊熊燃燒的偷竊欲,卻能展現過人勇氣、克制欲
望。這些人努力困住內心那無法殲滅的惡魔,而那些一想到偷竊就覺得厭惡
的人則做到了守法,(但)這兩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罪犯的家庭往往既得承認孩子做了壞事,又無論如何得繼續愛他,兩者都很
難。有些人放棄了愛,有些人則假裝沒看見孩子的惡行。理想狀況是以上兩
者都別做,這是借用了愛罪人、恨罪行的觀念,但罪人與罪行無法輕易切割
。愛一個罪人,就是愛著這個人與他的罪。有人既看見也承認所愛之人黑暗
的一面,且反因這樣的認知而更愛對方,這種人實現了最真實的愛。
最真實
的愛,是即便在一片荒涼的景色中,目光也如鷹眼般銳利。


(科倫拜高中校園濫殺事件兇手的母親)蘇說道︰「
我本以為我能了解人,
能關心人,深入理解別人。這件事之後,我才明白,我完全不知道別人在想
什麼。我們念童話故事給孩子聽,告訴孩子世界上有好人跟壞人。現在我再
也不會這麼做了。我會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當好人,也都能做出惡劣的
決定。
愛一個人,他的好與壞你都要愛。」蘇工作的那棟大樓裡有間假釋辦
公室,她每次跟那些更生人一起搭電梯,都覺得陌生又害怕。科倫拜事件後
,她對他們的看法變了,「我覺得他們就像我兒子一樣。他們也是基於某些
原因,做了糟糕的選擇,因此陷入可怕、絕望的情況。我聽到恐怖份子的新
聞時,心裡想著︰『那也是某人的孩子。』科倫拜事件讓我更能將心比心,
其他事情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0010702189  
(五)跨性別

我們的語言過於貧乏,用性(sex)這個字來同時指稱性別及性愛,兩者不幸
「合而為一」,社會由此對跨性別兒童產生諸多反感。跨性別被視為墮落,
而兒童的墮落既異常又令人不安。然而跨性別兒童所顯現的並非性欲,而是
性別。問題並不是這些兒童想跟誰在一起,而是想當什麼人。跨性別運動人
士基就說過︰「性別是指我是誰,性欲則指我對誰有反應。」這個區別很重
要,但在爬梳跨性別身分的複雜之際,不免揭露出這些是有多難分辨....同
性戀與跨性別分屬不同類別,但兩者間存在灰色地帶,在兒童期尤其難以區
分。


有位父親很排斥以女性代名詞稱呼跨性的女兒,最後求助心理諮商。治療師
最後問,你堅持稱他為男孩,那會讓他快樂嗎?答案當然是不會。但當他問
我,如果以『她』稱呼兒子,他快不快樂,答案很顯然是快樂。接著他問我
,對我來說,有什麼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我哭了。我怕被嘲笑,也怕他會
被嘲笑,結果是我拒絕給他真正的幸福。」


韓得利克說當醫生讓他發展出韌性。「醫學讓我了解生命充滿挑戰,你不總
是知道下個挑戰會從哪裡出現。我覺得,『我不會想辦法醫治孩子的心』。
韓得利克的第二個力量來源更驚人,「
身為在種族隔離時期長大的白人,我
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也不要有性別二元論。我在南
非的日子就是要讓我做好準備,去說出『我接受你的一切』


修復療法仍然無所不在,包括心理治療、宗教治療,甚至還有生物療法,而
為孩子尋求這些療法的父母,動機通常都是真切的信念。史蒂芬妮說︰「大
家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對於如何幫助孩子,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她鼓
勵父母去認識別的父母,再根據彼此的經驗,替「正常」找到新的定義。
...
然而,一生都被傳統性別觀給困住的人,常相信遵守社會規範才能保護孩
子不受世界傷害。這種想法本身就可能在家裡造成傷害。



也許為人父母最難避免的錯誤,就在於不管孩子要不要,都把自己想要的強
加在他們身上。我們以自己想要卻得不到的愛來療癒自己的傷口,卻看不見
自己造成的傷口。



生命之所以承受得了,是因為有歸屬感,而在一個二元法當道的社會,若哪
一邊都不加入,生活可能會很艱難。....有時特立獨行可能是一種姿態,一
種一小群人拒絕加入任何「俱樂部」的立場,但更多時候,人並不是因為很
酷而選擇當性別酷兒,而是因為無論在二元性別或性別光譜上都找不到容身
之處,讓這些人自覺孤立無援。


我認識維琪時,休十四歲,接近一百八十公分高,還是常被誤認為女生,因
為他習慣側著頭,肢體語言也像。維琪覺得手術令人不安,但如果休選擇這
條路,她也支持,不過他看起來並不感興趣。父母接受他的性別遊戲,但這
並沒有把他推上性別轉變之路,就如同父母跟他玩球,也沒有讓他變得四肢
發達。維琪說︰「
他還小的時候,我真的搞不懂。我們一直以為他是什麼人
,就反映出我們是什麼人,而我們真正該搞懂的,是如何不再這麼想


我們沿襲的觀念,關於陽剛、陰柔,都是一種現代的奇想。


(六)父親

愛與包容其實只定調兩人為慈愛的父母。若讓豁達的心胸給蒙蔽了雙眼,看
不到孩子的需求,我們的愛也就變成了否認。承認差異並不會威脅愛,事實
上,是會豐富愛。





我的本書上卷書摘及借自網路的簡介:
http://sakuai2.pixnet.net/blog/post/444732260


背離親緣(下):
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
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作者:安德魯.所羅門
譯者:簡萓靚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6-01-27


網路上的相關介紹(來源:讀冊網站)
上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8997
下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7161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背離親緣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