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到一部作品特別篇製作得比本篇還要嚴謹還要精采的,
那種「好還要更好」的精神確確實實透過作品傳達了出來。
這樣的誠意真的感動了我,覺得不幫這樣一部戲寫篇筆記,
實在愧對劇組這麼努力交出來的漂亮成績單~~


                       *   令人感佩的專業態度   *


姑且不論這齣戲完全走漫畫式的誇張歡樂風格是否合每一個人的胃口,
然而交響情人夢在談到古典音樂、使用古典音樂的這個環節,
確實有著令人佩服的專業態度。
不過若要談到故事本身的推進和情節的編排上,
我自己覺得本篇有些鬆散,部分段落的銜接不夠順暢,
總讓我看著看著有種「卡卡的」感覺~~~
再加上--說實在話,交響的敘述風格實在不是我的菜,
所以當初在看到一半寫了一篇中場心得後,(欲看中場心得請點“這裡“)
最終卻是完全沒有動力想要寫完整的筆記收尾。

這個部分我想是我自己的問題。(我確實有好好反省過啦~~)
問題的癥結大概不外乎我這個人喜歡的作品是文學型的,不是漫畫型的,
(當然我知道這樣的分類是非常粗糙而且不公平的,
  所以只能說這是「我個人所認為的」文學和漫畫。
  而且這裡面當然只是很模糊不精確的通稱,
  所以其實是很牽強的說法啦!)
我希望作品本身內容是有反省性的,不論是對生命或生活的任何面向。
交響這種完全歡樂、純粹讓腦子休息的作品風格,
說實在,不是我的菜~~

但是持平而論,撇開這齣戲的表現手法,
劇中談到古典音樂的部分,真的是非常專業。
不僅漫畫家二之宮知子在當初創作時,
非常用心而且非常考究地廣徵專業音樂人的意見;
就算在日劇化的過程中,
劇組在大量穿插使用所有古典音樂的配樂上,
都非常吻合劇情的節奏和脈動,
甚至許多樂曲的引用還頗能符合原曲的創作典故或精神。

當然,更要好好一提的是,
以往無論哪一國的電影或電視戲劇作品,
不管涉入古典音樂的層次有多深,
專業演員大多在演奏或指揮時如非虛應故事隨便比劃幾下,
不然也只能用替身、用剪接鏡頭交代過去。
不像這部戲,不管是擔任主角的玉木宏、上野樹里,
或者是擔任重要配角的瑛太、水川朝美、小出惠介,
甚至是很次要的角色R&S樂團其他演員,
每個人看得出來真的都下過苦功去練過指法姿勢背過整段樂譜的!!!
這群人,大概除了不能真的演奏樂器發出聲音以外,
就算是擺個樣子也能不靠剪接唬住一堆外行內行人了!

這是我看日劇以來,
(應該也是我看其他電影、戲劇、舞台劇以來)
首次看到有一部戲能為了古典音樂下功夫到如此全面專業的製作水準!
光是這個層面的究極精神,這群人就讓我非常非常肅然起敬!


                       *   音樂才是主角   *


平心而論,我不像許多非常瘋狂著迷於這齣戲的粉絲,
而是從理性的技術觀點很平心靜氣地欣賞這部交響情人夢的。
如果這齣戲不是因為整個劇組這麼用心這麼敬業,
如果這齣戲的主角不是古典音樂,
我想,我大概不會喜歡這部作品了吧~~~

和許多喜歡這齣戲喜歡到瘋的粉絲不同的是,
我其實不太在意千秋和野田妹的感情發展,
我也不太在意野田妹的變態森林是如何一步步慢慢吸引千秋王子走進去的。
當然,看到這些情節我會覺得很好笑而跟著一起開心地笑,
也會因為看到野田妹的變態和千秋的矜持
(呵呵~男生的矜持耶~確實好笑!),
而覺得很有意思。
不過我一直不覺得這些人物或故事是這齣戲的主幹。

可能是我自己的喜好與人不同所以看到的角度有所偏差吧~~
我看到的這齣戲,主角其實是古典音樂。
從本篇開始,這部戲就是一把讓一般人接觸古典音樂的入門之鑰。
自第一集野田妹的那首貝多芬的悲愴起始,
到拉二、布拉姆斯的第一號交響曲、到貝七、到卡門......
其實我覺得這齣戲是「藉由」千秋、野田妹、R&S樂團的故事,
「偷偷」引領大多數從不接觸古典音樂的人、
或者認為古典音樂很無聊而很排斥的人,
在不知不覺中因為這個很有喜感的故事而接受這門其實學問頗高深的藝術。
所以我能不能這麼說呢?
這是個用超歡樂的漫畫風將古典音樂「偷渡」給一般人的置入性行銷啊?

所以這齣戲才要用到這麼大而完整的演奏篇幅、這麼專業的考究精神,
來細細琢磨關於古典音樂技術性和音樂性的各個面向的探討。
同時還要用毫不設限的想像力,來描繪古典音樂這個世界。
也所以這齣戲才會有野田妹或R&S團員那樣看起來很不典型的古典音樂人,
因為它就是要去除古典音樂的刻板印象,拆掉那個固有的藩籬,
以古典音樂可以展現的各種不同樣貌,
讓一般大眾能夠用輕鬆愉快的心情毫不設防地入門欣賞!!


                       *   和古典音樂「發生關係」   *


我相信有些人即使聽過一些古典音樂,
也會因為覺得這些東西距離現代太遙遠太陌生,
感覺與自己的生活產生不了關係,而導致不常接觸甚至漸漸疏遠吧?!
就像流行音樂有歌詞和簡單的旋律可以輕易貼近一般人的心情或生活,
交響情人夢用它自己的故事,將這些古典音樂的經典片段串聯起來,
然後透過這樣的戲劇和角色,
它讓感覺上很遙遠的古典音樂和觀眾開始發生了新的互動關係。
在過去,拉二、貝七等曲目就單純只是「古典音樂裡的」拉二、貝七,
不過在交響情人夢之後,這些音樂已經與觀眾產生了新的連結意義。
如果我說這些音樂現在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成了
「千秋第一次和R&S合作的布拉姆斯」、
「千秋和野田妹合奏的莫札特」、
「因為看到千秋的演奏而讓野田妹奮發彈琴的拉二」、
 「啊~~這是交響情人夢的貝七嘛~~」
或是「千秋在指揮大賽演出的那首好精采的柴可夫斯基」.....
應該現在會有很多人興奮地猛點頭而且倍感親切吧?!

我一直覺得,古典音樂給很多人的感覺就是這樣,
它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是有很抽象但實際存在的距離感。
如果沒有一些契機拉近這樣的距離,
其實這項藝術不管是在東方或西方國家,都已經面臨聽眾急速減少的頹勢。
古典樂界這幾十年來一直力圖拉近與聽眾的距離。
舉凡樂手扮成搖滾龐克或性感造型來演奏,
或者邀請流行歌手跨界演唱或是古典樂手跨界演出流行曲風,
還有人改編古典樂曲成為較順耳簡單的抒情曲甚至流行歌曲.....
各式各樣想要吸引聽眾的手法不一而足。
不過,像交響情人夢這樣從漫畫著手而能全面性討論到古典音樂各個面向,
並且在「貼近人心」這點上作得如此成功甚至引起瘋狂迴響的作品,
說真的好像還真沒有過呢!

當然,這中間還一定要特別一提的是日本人非常厲害的行銷手法。
他們將這一整齣戲作為古典音樂的化妝品/包裝,
利用各種管道各種手法將戲裡面的音樂、道具商品化,
在電視上、市面上、網路上一波波強力放送造成瘋狂熱賣,
讓這齣戲成為將古典音樂置入性行銷的超成功範例。
你要說這是將古典音樂商業化嗎?我並不這麼評價。
對於許多沒有興趣接觸古典音樂的人來說,
交響情人夢確確實實為這些人開啟了一道大門。
當然,師父領進門後的修行是在個人,
但至少它開了一道繽紛多彩的大門,
讓許多人第一次看見了古典音樂平易近人的親切樣貌。


                      *   比本篇還要成功的SP   *


回頭來進入正題吧!
(啥?前面落落長的一大堆竟然不是正題?會不會有人覺得要瘋了?)
正因為我覺得古典音樂才是這部戲的主角,
所以我是看到交響SP後才覺得看到我想看的最佳比例。
什麼比例呢?
就是人物故事和劇中真正討論到音樂的比例。
在本篇裡,千秋、野田妹和朋友們的變態與歡樂故事比重大約是六、七成,
真正談到音樂的內容大約是三到四成。
也許是因為本篇有十一集吧?!
總覺得有些部分的戲其實喜感有餘,張力不足。
這也許是因為腳本太過忠於漫畫原著所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覺得漫畫有漫畫的節奏,電視劇有電視劇不同的調性,
兩者在轉換之間有時應該要做必要的取捨。
這個部分的問題,到了SP則改善許多,
當然這應該也是囿於時間有限的緣故。
但或許也因此恰好得以讓SP的劇情必須更加緊湊,
讓我覺得終於整個組成比例調到了我比較喜歡的兩者各半的最佳狀態。

此外,如果說交響本篇是要讓觀眾欣賞古典音樂在不同樂器--
如鋼琴、小提琴、雙簧管甚至樂團於技巧性和音樂性的不同展現,
還有古典音樂在不同的專業階段要求的層層境界--
如野田妹在心境上的逐漸轉變;
那麼SP則在版本比較上也提出了如何欣賞的幾項依據。
第一夜的重點放在指揮大賽,
透過包括千秋在內的三位最後決賽者的比賽場面,
透過角色間的對話或旁白,
觀眾其實是在上一場指揮版本比較的入門課呢!
因為是比賽,所以會提到評審的各項標準,以及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考驗,
從這裡,觀眾就能夠清楚看到指揮這項工作的複雜與繁重,
以及指揮的個人風格影響一首樂曲的關鍵性差異在哪裡。
而在第二夜裡,
透過野田妹陷入瓶頸、獨自經歷痛苦的掙扎過程,
觀眾也可以清楚感受到一位職業演奏家必須面臨的挑戰。
我很喜歡的是,當野田妹在陷入最低潮時,
她的老師問她的那句話:
「妳為什麼來到這裡?妳學音樂的目的是什麼?」
還有她後來到了一間小教堂,
聽著莫札特生前最後所作的曲子「聖體頌」時,
悠揚溫暖又帶著救贖精神的合唱歌聲
讓她再次想起那種單純因為音樂之美而感動的心情。
那種「回到原點」,以最純粹的心情再次面對音樂的心境,
是感動我最深的一場戲。

當然,這可能與我自身的經驗和自我投射有關係吧?!
想當初我在高二面臨是否要報考音樂系時,
正好陷入非常類似野田妹在巴黎遇到的瓶頸。
那是我第一次面臨要不要走專業音樂路線的重大抉擇,
然而當時選填志願的時機迫在眉睫。
為了準備可能報考音樂系而增加的樂理課程、曲式分析課程,
每天每天讓我痛苦不已。
那種有如整個人身陷泥沼動彈不得的困境,足足讓我沮喪了大半年,
琴技也因此一直無法進步,老是在原地打轉,甚至還退步,
最後我竟然徹頭徹尾覺得自己要開始討厭彈鋼琴了~~~
從那一陣子開始,甚至一直到多年之後,
我都還常常作噩夢夢到我帶著琴譜要去老師家上課,
但老是因為沒練琴或忘了帶某一本琴譜,
而一直在半路上焦慮不堪,沮喪不已~~~
我確實因此開始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喜歡音樂,
也徹底質疑自己是不是適合這條路。
最後,終於我還是選擇了放棄,
因為那種心情實在太難捱,找不到曙光的掙扎實在太無奈~~~

所以看到SP裡第二夜野田妹所遭遇的瓶頸和掙扎,
我真是太能感同身受了!!
因為我就是那個過來人,雖然是個很失敗的過來人~~~
上野樹里在這個第二夜的演技表現真的很值得稱讚。
除去搞笑扮三八的那一面,
她的掙扎彷徨和失落茫然,完完全全就是傳神哪~~
那種認真但又不斷受挫的神情,
讓我看到了這個好演員終於發揮真正的演技了!!

據說這部SP的製作預算是無上限的!(???)
當然有人可以說,反正日本人就是有錢嘛~當然可以這樣砸錢砸到歐洲去。
不過,光是有錢而沒有足夠內涵的話,
我相信這個SP會是華而不實的暴發戶面貌吧?!
當然他們能夠租到一個真正的古堡確實驚人,
當然他們花兩個月遠征巴黎、捷克各地取景更是嚇人。
不過他們願意跑到史麥塔納音樂廳去,
並且真的找到樂團和真正的指揮家演奏一曲,加上數百名臨時演員當觀眾,
只為了劇中短短幾幕戲,
我會說,光是有錢是達不到這種精神的!
我想,
劇組就是要讓觀眾真切感受到古典音樂在原本的發祥地發出聲音的那種感動。
有些氛圍真的不是用演的、用假佈景就能傳達出來,
那種可以讓人發自內心對古典音樂產生的悸動,
我想是劇組意欲藉此傳達出來的感受。

這部SP給我的感動比本篇給我的要多很多,
對於劇組用拍電影的規格完成了這上下兩夜共四小時的電視劇特別篇,
我真的給予極高的敬意。

最後我想說的是,或許對很多有點年紀、或者習慣文字思考的人來說,
這部交響情人夢就只是一部真人演出的超歡樂漫畫。
也就是說,這樣的風格形態並不是人人都喜歡或可以接受的。
那麼,我們不妨就這樣看吧!
這是一部以圖像思考的漫畫世代為主要對象,
為古典音樂所做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置入性行銷了。
對於日本人這樣的巧思,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給予肯定的,
在此就以這篇小小心得,為這部戲如此記上一筆吧~~~


後記:

關於翻譯版本這件事,由於這次實在受害太深,在這裡還是要再提一次。
我這次是買Union版的。
不僅許多專業用語沒翻出來,就連一般對話都有翻錯的!@@
實在讓我覺得走味得厲害~~~
印象中,我所買的菜裡除了台灣飛馬部分產品翻譯品質低劣之外,
已經很久沒看到這麼差的翻譯了!!
害我看完這個版本後,
又去把網路版重新看過一次。
也還好這個網路版還沒被我刪掉,
才有機會對照著看,
然後發現,這個網路版的翻譯不僅正確性高達九成五,
而且一些專業用語還會有翻譯小組自己加註說明,挺用心的!

據小老板說,目前交響SP僅有兩家出菜,
另一家據說品質更差,
嗯~~那就......大家自求多福吧!!
也許等過一陣子日版出了DVD,
台灣這裡的直灌版或許比較能期待品質吧~~~

最新後記:

關於版本翻譯的問題,
我有最新資訊,請各位看這篇
希望能對大家挑選版本時有幫助!




 

 

 

 


lemon law
lemon la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