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的是完全沒有期待的時候,反而能發現令人驚喜的作品。
這部短篇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

先介紹一下電影的背景資料。
這是由日本直木賞小說家角田光代的原著所改編而成的影像作品。
角田光代這本短篇小說集“Presents“,在台灣已經由大塊文化發行,
中文版書名為“女人一生的十二個禮物“。
書我沒看過,但大致上的了解是,
這裡每個短篇講的是不同年齡不同世代的女性
在她一生中所收到最難忘、意義深刻的禮物。
像這部電影,副標題的中文意思為「備用鑰匙」,
這個系列的第二部則是「海膽煎餅」.........
根據我從日本網站查詢到的資料,
如果我的日文理解沒錯的話,
電影公司打算把這本小說集裡的十二篇故事陸續拍成電影,
目前已經完成了上述兩部。

這部「備用鑰匙」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鐘,
說的是一對相戀八年的情侶分手後,
女子由加里不經意從包包裡掉出了前男友博明過去送給她的房間備用鑰匙,
回想起當初男友送她這把鑰匙時兩人的甜蜜和快樂,
對比分手當時的震驚錯愕和分手後的難過酸楚.....
這把鑰匙當初所代表的心情,
那份當時以為從此打開了一個美好世界的雀躍和幸福,
如今只能成為一段難忘的回憶~~~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從一把鑰匙勾起的一段心情。
但是,就在這樣短短四十五分鐘裡,
就只是聚焦於描述這樣一段關於分手前後的心境,
導演兼編劇的日向朝子卻拍出了讓我很驚喜的成績!

我喜歡這位女導演說故事的方式,
畫面的運鏡很細膩、層次豐富,劇情對白簡潔有力。
例如短短幾句對話,
觀眾在博明打電話約由加里到外頭碰面這不到一分鐘的場景裡,
就已經看得出兩個人的關係有多熟悉乾脆而理所當然---
「要見面?好啊!那約在你家還是我家?」
而這通電話裡博明所給的語氣和約會地點就開始透著莫名的不尋常。
博明:「我想約在外頭見面。」
由加里:「不要晚上見面?那傍晚?」
博明:「我想約在白天~~~」
到了兩人在公園碰面,鏡頭一直只用遠景到中景帶著兩人的動作和走位,
隱隱暗示兩人心中已經距離遙遠;
直到博明終於說出要分手,才開始出現兩人的近景和特寫,
顯示由加里這才開始正視對方的心情~~~

分手後由加里決定剪掉一頭長髮轉換心情。
她有些不甘願又有些幽怨地問髮型設計師,
有聽過八年卻輸給七小時這種事嗎?
(註:劇中兩人愛情長跑八年,
      卻不敵博明剛認識就一談七小時欲罷不能的新戀情。)
髮型師一針見血地說,
這種事也是會發生的,但這不一定是因為時間長短,而是密度的問題~~
短短一個剪髮的場景,
其中交代了八年的感情、八年的長髮、由加里和髮型師八年的交情、
還有感情的關鍵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於密度的這句關鍵話語~~
這裡面沒有一句話、一場戲是多餘的,
每個畫面每個動作每個角色的安排都在傳達訊息,都有其意義。

很喜歡這部戲的攝影和燈光,非常準確呈現了由加里心境的細微變化。
搖晃不定的鏡頭畫面,
是等在男友門外、戀情剛萌芽時期,那種坐立不安想立刻見到戀人的急切。
初初拿到男友送的備用鑰匙,確認了男友對她的疼惜,
於是那一早推開男友屋子大門,迎向她的是一整個燦爛眩目的耀眼陽光。
分手那天公車窗外模糊跳動的街景是由加里的傷心慌亂也是淚眼模糊~~
在這部電影裡,即使是空鏡,一樣承載著有意義的訊息。

而廣末涼子真的是個很棒的演員。
一場分手戲,錯愕、難以置信、難堪、雖然思緒已亂仍試圖挽回、
被男友拒絕後卻還要維持風度~~
不過度壓抑但也沒有哭鬧爭吵,
這樣的戲說起來簡單,
但在全部都用臉部特寫的鏡頭下演起來真的很不容易。
整齣戲她的表現都非常非常棒,
自然平實而不平板,真的很厲害!

所以,這部電影也是一部不以時間長短論英雄、而是以密度見長的作品了!
這樣的呈現就是很日本美學。
重點不在於內容場面長度規模有多巨大多壯觀多雄偉,
而是對再微小的事物都能以聚焦的角度琢磨出其中的細膩處。
這種不過就是男女感情的分手戲,場面再平常不過,
還沒有其他國家戲劇一定要出現的一哭二鬧三上吊,
但是能將這種最生活面的東西處理得平凡中見細緻,
當中的關鍵真的就是「密度」二字了!
所以我自己覺得這句對白不僅是這個故事裡的經典對話,
拿來當成電影本身的評語也是非常貼切的!

本來,我對這齣戲一點都沒有任何期待。
只是因為想看看廣末涼子的演出才找來看的,
對故事內容完全一無所知,
對日文片名更是有看沒有懂,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結果卻讓我看到了最近這陣子裡覺得最亮眼的作品,
所以說,有時候勇於嘗試冒險,
似乎也不是一件壞事吧~~

後記:

因為這一部實在短小精悍,
於是很好奇地找了第二部「海膽煎餅」來看。
嗯~~腳本、導演完全不同人,
於是風格也完全不同了~~
只能說,還可以看而已~~
所以,第二部就不特別推薦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