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西西1992年的作品,
說的是她1989年罹患乳癌後的治療和心路歷程。
我曾是西西非常忠實的讀者,在大約二十多年前。
後來,並不是因為不再喜歡了,但也忘了為什麼,
總之就是很少再閱讀她的小說。
當時,我就是停在這本書之前。
所以我一直知道她寫了這本書,以為一整本裡只有一些篇章是談這個病,
也或許當時的我並不關心這方面的議題,
於是,就錯過了這本書。

生病期間,我大半年都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
也要到完成整個化療過程,身體慢慢恢復元氣,
才開始回到書店去買書、看書。
病後第一趟有力氣逛整間書店時,就想起了這本書。
感謝誠品書店非常完整地收藏西西的作品,
讓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這本已經出版了快二十年的老書。

再次重新接觸西西的文字,還是很喜歡。
我一直很喜歡她的字裡行間透著理性、冷靜和創意的文采,
她的小說總像是一個人的自我對話,
感覺似乎有點孤獨,但卻又不是寂寞~

翻開這本書的序文,我以她的病友兼讀者的身份開始展讀。
很高興地,
發現她寫這本書的初衷其實跟我開cancerfree部落格的心境頗為相似,
都是希望讓親朋好友知道她病後的近況,
同時也提供病友們更多知識上、心情上的資訊,
希望能平撫焦慮憂傷的心靈。
只不過,她的妙筆,換成了二十年後我的笨拙文字,
而傳達的介面,從實實在在的書本紙張換成了虛擬的網路空間。

西西這本書,展現了她驚人(或者是查詢而來)的淵博知識。
從飲食到治療到癌症的成因探討、
甚至從字形上的意義去探索「癌」的根源與歷史、
從西醫談到中醫、從古代談到現代,從復健談到太極、耍劍,
還從文字談到圖像......
這本書,從文學的角度出發,
以她的罹病為中心點,卻向外輻射描述了幾乎所有相關的生活面向。

而,閱讀這本書各個篇章的過程往往就像當初得知罹癌時那樣,
西西總喜歡從周邊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作為主題開始談起,
讀者起先以為這篇文章跟癌症沒有關聯,
但她總能在旁徵博引各種典故或者延伸談到許多拉里拉雜的心情後,
冷不防一個轉彎,馬上就看到這件事與她生病的關聯,
於是讀者彷彿就被醫生突然告知生病時那樣措手不及,
當場躲都沒處躲,顯得更加怵目驚心~~~

然而西西筆下還是幽默的。
為了怕長篇累牘讓讀者覺得厭煩,
她會在一些文章的最後告知:
「沒有時間和興趣看嚕嚕囌囌大段的文字,還沒有沒有這類短短的章節?
  請翻到第xx頁的(xxx)文。」
或者,她會先預告:
「接下來的一節寫的是一個笨人做算術的事,過程沈悶,人云亦云,
  心情不好就不要看了,跳過去。」
因為下個章節她真的鉅細靡遺地計算她該攝取的營養、熱量,
換算成食物又該是多少的份量等等,
而且乖乖地把換算的公式寫出來,好讓讀者可以自行計算。
而且她也會很可愛地在某個篇章最後這樣寫著:
(ZZZ.....啊呀,你睡著了?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還是不要再打擾你了。)

她會把尋找優質的麵包比喻為尋寶遊戲,
描寫在香港各個街區尋找好麵包的經過。
甚至玩起文字遊戲,用彷彿新詩的形式,
向讀者解釋各種與疾病有關的文字,
例如:
「......
  生了很久的病叫痼。
  病得不輕叫沈痾。
  普通的痛苦叫疼。
  ......
  肺結核是癆。
  瘋狂是癲。
  過渡沈迷是癡。
  無法擺脫的嗜好是癮。
  無法自拔的喜愛是癖。」

所以,其實看這本書不用擔心看著看著心情會不好,
反而會被她頗具知性的輕快筆調帶領,
從雖是病友但並不陰暗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疾病。

下面是我從「哀悼乳房」精選出來的書摘,
讓大家稍微可以窺看她獨特的筆風,
還有部分透過她的文字分享出來的罹病心情~~


                                                           (西西近照,詳見後註)


--------書摘分隔線----------書摘分隔線---------


我看見水紅色的布幔,聽見聲音說:醒了,醒了。我聽見醫生說:妳
醒了,好好休息吧。我伸伸手腳,都能動,水紅色的布幔,當然,我
已經回到病房來了。剛才不是麻醉師說,睡一會兒麼?我按按前胸,
貼著些紗布什麼的東西。啊,手術已經完成,我一點兒也不知道,完
全沒有感覺,徹頭徹尾一片空白,我伸出左手,拉開床前小几的抽屜
,摸到眼鏡盒子,裡面是我的手錶,我看錶,七時十五分。真準確,
麻醉一小時,我一生中空白的一小時,沒有知覺,沒有夢。


從醫院出來,我好像從病床上撿到了自己的身體帶了回家。這軀體如
今該由我來打理了,而以前,我的確是從來不知道自己是有軀體的。
雖然看了一些書,書本著重的是叫我們如何關心自己的靈魂,結果,
軀體給完全擱置在一邊,而靈魂顯然並無寸進,軀體則在暗地理敗壞
了。軀體是很奇怪的,它不發生問題,不給你那麼地痛一下,不給你
若干刺激,你根本不注意它。
..........
歌德說,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得為自己的面貌負責。一個人到了四
十歲,當然也得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從醫院出來,我努力做的第一件
事是把甜食戒掉了。


對於這個世界,我們患了癌症的人,該做些什麼?我想,首先該做的
還是好好地活著。從八九年十月起,我就成為沙田公立醫院腫瘤科的
一個檔案,上面有我的病歷和療治的過程。這檔案可以留作研究的資
料:患乳腺癌的病人能活多久?放射治療的效果如何,什麼時候再發
病,或者根本不再發病、沒有轉移、身體健康、藥物生效等等。這樣
的檔案,可以計算出香港、中國、亞洲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療效、
生存率,供世界癌病協會研究。患癌症的人該努力好好地活著,凡遇
禁忌,加以破除;凡遇病患,加以治療,病人與醫生合作,可以給醫
學界鼓舞,也給其他患癌的人帶來希望。


知道是惡性腫瘤,以為必需為自己準備喪禮了。這是對癌症的無知。
早期的癌症,及時醫治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幾位朋友告訴我,她
們的母親、姑母,五十多歲時患乳腺癌,如今七十多歲,還活得健健
康康的。因為得病,扔掉許多東西,彷彿它們也是一個個腫瘤,最可
惜的還是書吧,大概扔掉一半。如今到書店一看,扔掉的書大多找不
回可以補填,真是愚不可及,後悔已晚。


(在醫院接受實習醫生的診療時)
我對他們說,歡迎診治。你們是醫科學生,快些多實習,多研究,將
來好拯救我們。......我並沒有浪費了時光的感覺,反而十分愉快。
疾病原來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種創造的機制。我好像另外有一個肉
體,游離開來,成為自己的觀察者,我也來實習認識自己。


(想起某次到湖南旅行,遇到大水,無法採蓮。)
那時導遊說,下次再來,下次再來,一定可以採蓮。如今,對於一個
癌症病人,下次太遙遠了,也許是遙遙無期,也許是永遠不再。


在放療部,除了護士,帽子是悲哀的象徵。


........當然,保持心情輕鬆愉快最重要,如果一天到晚想著活不活
得下去,能活多久,那麼顏色只會更壞。世上有誰能確切知道自己可
以活多久?還擔心什麼呢。還是珍惜存活的日子,快樂地生活。有人
問那位正在澆花的阿西西城修士聖方濟:如果明天你要死了,你會做
什麼呢?他答,我繼續澆花。


精神好的日子,我竟又可以到大接上去散步,帶一架照相機,沿途拍
攝一些有趣的、樸素的事物。........我試著到更遠的地方,出外更
長的時間,看看體力能不能支持。......我又去了一次廣州,這是病
後到的最遠的地方,因為有書展,十個朋友一起去,多麼熱鬧,我們
已經很久沒有結隊旅行。..
......好書不多,但我是快樂的。遲些,我說不定可以到再遠一些的
地方去,比如京都,印度,巴塞隆納,玻利維亞。生命是值得讚美的
;活著,就有了可能。

 

--------書摘分隔線----------書摘分隔線---------


根據書中描述,
西西的病況是自我檢查時發現有小硬塊,
經檢查後確認為惡性,
切除患側乳房及四個淋巴結,其中一個淋巴結經化驗有一點感染。
於是在手術後接受醫生建議,進行放射線治療,
放療後又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

不過,我又從網路上一些文章發現,
她其實也做了化療,還曾因此而傷了右手的神經。
但這部份不知為何並不曾出現在「哀悼乳房」這本書裡。
我在看完這本書後,好奇地上網查詢西西的近況。
很高興知道她至今平安。
作為病友,能多知道一個癒後良好的病例都是令人鼓舞的!


註1︰

西西的維基百科簡介→請點「這裡


註2:

西西近照。
西西的右手因癌症治療的後遺症而必須長期復健,
因此有段時間接受醫生的建議,開始縫製玩偶熊,
這張照片後方應該都是她親手縫製的作品。
至於到底是什麼後遺症,由於網路上各種資訊不齊全,
因此我並不清楚。
只知道她近年來右手幾乎不能使用,開始改用左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