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某日,在忽暖忽冷多雨偶晴的不穩定氣候裡,
我和死黨意外撿到晴朗舒爽的一天,
來到公館進行一趟小小的城市之旅。
依照原定計畫大致逛完自來水博物園區後(請點「這裡」),
因為時間還早,天色還亮,
於是我們決定繼續前往位在自來水園區後方的寶藏巖探險!

其實我一直很想去寶藏巖玩耍一次,
但這念頭就只是放在心上,未曾付諸實施。
這次真的是意外發現原來寶藏巖就在自來水園區旁邊,
就這麼近哪~~而且時間還夠,
於是,就這樣很意外地完成了我的心願~~


                                                                                                                             (寶藏巖入口)

                                                                                 (正在改裝整修的老屋舍)


寶藏巖真是太有趣了!!!
下面這是維基百科的寶藏巖介紹,值得參考一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6%E8%97%8F%E5%B7%96
簡而言之,由於歷史上的偶然,
這裡形成了一處以違建為主的小型聚落。
因為是隨著居民越來越多、違建房舍越蓋越多,
也因為都是違章建築,形成的過程並無特意規劃,
又因為是沿著丘陵坡地興建,必須順著特殊的地理形勢發展,
於是,這裡慢慢成了一處彷彿有機生長的小村落。


這個村落中巷道街坊蜿蜒緊臨,
在狹窄而不斷向上(坡)發展的腹地中,
雖是隨意搭蓋但又有著屬於這個聚落自己的建築節奏。










對於我這個初來乍到的生客,
這裡簡直像是迷宮~~
常常一段巷子走一走,會走到不同方向甚至走回原點,
或者走著走著,就會走到某個人家的後院或前庭,
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句成語用在這裡竟然也非常言之成理~~


                                         (河岸邊還有藝術家正準備將創作佈置起來~)

                                                (寬闊的草地,在市區裡真是得天獨厚~)

                                                                  (樸素低調的小小咖啡館,裡面竟然...客滿!!)
這個自然形成的聚落還能在今日強調都更、開發的台北市區裡保存下來,
簡直是個奇蹟~~
目前這裡還有少數原本的居民繼續在這裡生活,
另外還有許多的國內外藝術家和創作團體以駐村的形式在這裡工作。
於是,走在這個小小聚落裡,
不時就能看到藝術創作者的工作室、小書店、小咖啡館,
交織錯落在樸素低調的民居之間。










而走在高低參差或大或小的這些屋舍之間,
常常一轉彎就會看到藝術家的作品展示,
處處角落都有小小驚喜,
整個聚落彷彿就是個大型藝術展場,
真是太有意思了~~~


                                                                                   (掛在長廊上的可愛創作~~有販售喔!)

                                                                           (美麗的小燈)

                                                                                     (插座板成了創作的稿紙和畫布)

                                                                                                               (可愛的小夜燈)

                                                      (金工工作室還沒開,但主人很大方地開放小院子供參觀)

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啊~~
在步行之間可以放空也可以欣賞許多藝術展品,
真是太讚了!
可惜這次來的時候,或許是因為非假日,或許是因為時間還太早,
許多藝術工作室或小店都還沒開放,
下次,一定要再找個假日來玩耍!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週二至週日 11:00 A.M. – 10:00 P.M.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這個應該是指藝術村辦公室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