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8年,我就以這本書的讀後感做為句點吧!
今年前半年,我經歷了被雷劈到第二次的驚懼、憤怒與悲傷;
後半年,為了療癒自己,
我獨自去了北海道,遍訪倉本聰作品的場景地。
(北海道紀行文過一陣子即將開始)
沒想到回來沒多久後,
倉本聰的自傳中文版竟然就這麼巧的在這時發行了~~
我很感恩老天爺讓我在這樣的時機讀到這本書,
它讓我再一次領受倉本聰的生命觀,
讓我劇烈起伏、忿忿不已的心情得到溫暖的熨貼,
讓我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找回了些餘裕~~
所以我想,以這本書的感想做為今年的收尾文,
應該是最完滿的了~~
----------------正文分隔線-------------------
關於倉本聰,
熟悉我和我這個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
他是我心目中日劇腳本家的第一名。
不是之一,
是唯一。
我的部落格還有個[倉本聰專區]!(註1)
閱讀日劇也三十多年了,
這個資歷,自己屈指算來都嚇了好幾跳.....
在這麼長的歲月裡,
看過的日劇從單發的特別劇到整季的連續劇,
保守估計至少數百部,
說不定有上千部了?!
自從看過倉本聰爺爺的作品後,
他就一直是我最景仰的日劇腳本家,
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數十年來不曾改變。
也就是說,在我觀賞日劇這麼多年的歷史中,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在創作劇本的成就上超越他。
當然,這是我自己很主觀的認定~~
倉本聰爺爺不是多產型的劇作家,
但每創作一部,就是讓我仰之彌高的等級。
他的作品,厲害至極。
那種厲害,
在於看似完全日常,卻凝練到沒有一絲多餘。
他完全化技巧於無形,
對於腳本中的情節、人物、對話、場景的安排,
乃至於節奏的掌握等等,
完全沒有斧鑿的痕跡;
總是看似信手拈來,猶能處處機鋒寓意深遠,
並且在洞悉生命的悲歡之際,
道盡他對人生的種種體悟。
常常,看著他的劇作,
會不覺為他的幽默搖頭莞爾,
或者,在還不明白為什麼的時候,
發現自己淚水已經緩緩流下~
更多的時候,
是深深嘆服於他所傳達的生命觀、世界觀,
並且凜然地將那份深深被觸動的感懷收入自己的心裡,
反芻再三,感動再三。
做為一個長期的戲劇與文學愛好者,
我是把倉本聰當成宗師這樣尊敬著。
* * * * (我從北海道帶回來的"來自北國"場景地地圖、"風之花園"簡介)
對我而言,
這些年來閱讀倉本聰爺爺的這些日劇,
就彷彿是在我心中慢慢拼湊著對這位編劇家的認識圖。
「來自北國」裡有他對於都市文明的批判和省思,
「溫柔時刻」是他對於大世界與小世界的深刻自省,
「拜啟,父親大人」有他對時代與世代間拉鋸的喟嘆,(註2)
「風之花園」則是他步入晚年、面對生命與死亡這個課題的近焦探討。
而去年的「安寧之鄉」,
他更是傾注了自己一生的回憶,
半虛構半真實地將他對電視界的愛恨情仇化為筆下的故事與人物,
既是驕傲又滿懷傷感地寫下屬於他那個世代的黃昏景色與他的懷想。
他的作品總是取自生活、直指生命,
在看似尋常的人物風景背後,
總是藏有深厚的底蘊,
那裡面有他的世界觀、文化觀、生命觀....
一層一層,深不見底。
每多看一部他的作品,我就越對這位創作者產生好奇。
但過去這些年來,
我一直就只能看得到由他這些作品而眾樹成林後的美麗景致,
然後用自己有限的想像力去猜測倉本聰這位植樹人的種種。
只可惜我的日文程度不夠好,
一直以來就只能止於這樣的景仰與想像,
卻無法透過原文資料得到更多了解。
而今,透過這本自傳中文版,
我終於得以將心中許許多多關於他本人與作品之間的脈絡連結起來。
彷彿在迷霧般的森林中尋尋覓覓,
最後終於找到了倉本聰這棵大樹的根;
而每在書中看到一個作者與作品間的連結被我找到,
心中就滿溢著挖到寶、原來如此的驚喜與成就感。
* * * * (從北海道帶回的"森之時計"咖啡豆、皆空窯的拓郎杯)
樹與根,是貫穿倉本聰這本自傳很重要的主題。
樹要有根,根要深植於地底下,
如此一來才能保持安定的姿態站好。
戲劇也是一樣。
無根不成戲劇。
戲劇的根就是上場人物,
枝與葉則是吸收來自根部養分的成果。
好好為每一個上場人物建立個性,
奠定整體架構的基礎,隨著人物之間的相互碰撞,
自然就能長出枝葉、開花結果。(P.174)
倉本聰為他筆下的黑板五郎,
寫了長長的履歷表。
裡面記載著五郎青春時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經歷。
這些經歷,在「來自北國」的播出內容裡,
有的曾經以冰山一角的比例出現過,
絕大部分則以更隱微的方式呈現在人物的個性、處事風格裡。
做為觀眾,
我以前都只能看得到演出來的情節,
然後自己推敲這些情節背後的前因後果。
唯一清楚整個來龍去脈、
對所有事件乃因為角色性格及生命經歷而自然形成整條脈絡的,
就只有創作者一人。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有這本繁體中文版的自傳在台灣發行。
因為,對我而言,
這是一本終於得以更近距離親炙大師內心的關鍵之書。
它像一把鑰匙,
終於讓我打開對倉本聰創作思考之路的了解,
它也像是在名為倉本聰的這一大片拼圖中,
最核心也最重要的那一塊;
補上它,
頓時讓我對他作品的理解有了更完整、更深一層的體會。
在這本自傳裡,
有不少內容都透露出倉本聰常常將個人的生命經驗化整為零地放在作品裡。
只要是看過他近年幾部戲的人,
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相對應的、彷彿密碼一般的鑰匙。
光是用這些鑰匙打開每一道門的那一剎那,
就彷彿又揭開了一個倉本聰創作的秘密那般讓我興奮莫名。
好吧!我承認我就是個癡心至極的粉絲!
只要能更接近倉本聰爺爺腦中的創作世界一點點,
我就覺得幸福極了!(呆笑)
最後想特別一提的是,
我所認識的倉本聰,
都是他在日本編劇界中已然成為宗師後的長者模樣,
彷彿一尊佛像端坐雲上,完美無瑕。
但是,看了這本書後,我很高興的發現,
原來,我以為倉本聰是「來自北國」裡的五郎,
但結果,原來他更像是小純,
也是從年輕時的莽撞、衝動、脆弱、不斷犯錯,
一步一腳印慢慢修煉而才能臻至後來成熟、智慧的境界。
看著這本書,
看到倉本聰爺爺的這一面,
我有一種恍然大悟,或者該說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笑)
這本書,果然是倉本聰的履歷書。
因為有了他所經歷的波瀾起伏的漫長人生,
才能成就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他,和他筆下的所有作品與人物。
喜歡倉本聰作品的朋友,
終於可以從這本書一窺這些作品的「根」。
這是我這小小粉絲的大大推薦~~~
註1:
我的[倉本聰專區]裡,
有我對他作品的心得文和隨筆文,
數量有點多,連同這篇,共計80篇....@@
不嫌棄的話,歡迎大家指教~~
http://sakuai2.pixnet.net/blog/category/3948323
註2:
「拜啟,父親大人」在台灣的劇名為[料亭小師傅]....Orz
- Dec 30 Sun 2018 19:53
【先跳了再說--我的履歷書】我讀倉本聰自傳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