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7
今天只有一個行程,就是前往香嵐溪一日遊。
其實後面這幾天的行程都是看天行事。
反正都是住在名古屋,
想去的地方有在市區內也有在近郊地區,
但即便是近郊也都是當天可以來回的距離,
所以可調整的空間很大。
我每天就是先看這幾天的天氣預報,
再來決定隔日或當日要去哪裡玩。
最高原則就是避掉下雨就對了。 (自帶水壺裝咖啡,用自己的筷子取代免洗筷。但還想不出方法不用紙杯裝果汁。)
這幾天因為名古屋市區的降雨機率都很高,
於是我決定今天就到車程2小時外的香嵐溪看紅葉。
其實根據氣象,
香嵐溪在今天下午兩點前也是有雨的,
但三點以後就會放晴出太陽了。
我算算車程,如果把車班銜接都算進去,下午兩點左右到,
那其實十一點出門就可以了,
我還可以在早餐前把衣服先放進投幣洗衣機裡洗乾淨,
吃完早餐,收好衣服,
好好休息一下再出門~
這種悠哉緩慢的旅行步調有種半居半遊的味道,
我喜歡。
〔香嵐溪〕
這趟在出發到日本前就已經在網路上先查詢過,
從名古屋市區到香嵐溪的交通有點複雜。
因為沒有直達車,
在兩小時左右的車程中必須要轉乘至少三種交通工具才能抵達。
這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很麻煩,
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網路上有些旅遊網站或部落格的教學很詳細,
看個兩、三篇就很清楚了。(相關連結請見後註)
(但請記得要自行確認當年度最新的班次資訊及付費方式)
我後來選定的走法是:
地鐵-->轉乘リニモ(類似無人駕駛的文湖線)-->期間限定小巴士。
這已經是最簡單的走法了。
雖然車程很久,而且中間我因為遇到午餐時間,
從リニモ下車後多等了一個半小時(@@),
期間限定小巴士的午後班次才開始運行;
但因為是完全陌生的路途,
沿途坐車下車都可以看風景,
所以一點都不覺得時間有多長~
此外,日本對於交通轉乘的資訊都做得很清楚完整。
從一個交通工具下來後,
站內的觀光路線轉乘訊息都很明顯,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牆上、地上或垂掛式的指示牌,
絕對不會弄錯,讓人很安心。
來到香嵐溪,終於讓我見識到紅葉林了~
我知道這趟來日本中部,
以賞楓來說還是早了一點點,
要看到見頃(最漂亮的時候)可能有點難。
但我覺得這趟旅行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有沒有看到紅葉,
而是自己一個人有沒有好好放鬆,有沒有好好疼愛自己;
所以沒有看到一整片的紅葉我也覺得還好~
香嵐溪此時正是開始進入見頃的時間點。
但因為才正開始,
嚴格說也只算是紅了一半。
抬頭仰望山上的大片森林都還是綠色的,
只有臨溪的一片是紅色的~
但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而且在走進香嵐溪谷前和途中都有不少小吃攤,
不怕走到一半肚子餓~
我一路吃了好幾樣當地特色小吃--
炸蓮藕片、蒲燒鰻三角飯糰、飛驒牛串燒,都好吃~
這幾樣吃完我就飽了,
看,我真的很好養吧!
這趟來香嵐溪真的很舒服。
沒遇到下雨就很棒了,
三點以後果然如氣象預報出了大太陽,
真美~真美~(讚嘆)
我一路從溪谷外走到主要觀賞範圍最深處的香積寺。
沿路山林小徑雖然偶有遊客聚集,
但大家都很安靜自制,
所以我一路都得以享有很好的觀賞品質。
也因為如此,
我在這裡好好欣賞了從白天到夜晚的光影變化,
等到日落,等到山區點燈,
等到溪谷逐漸出現氤氳的山霧,
夢幻極了~
看著美麗的夜景,聽著潺潺水聲,
看到滿足了,覺得被療癒夠了,
才又坐三趟車回到名古屋。
今天行程就是這樣,
很單純,很安靜,很享受~
而且交通路線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路途沒有想像中的遙遠,
季節對的時候來,很舒爽很自在。
大成功~~~
註:
我參考的香嵐溪交通教學文:
[豐田市足助觀光協會官網]
這個網頁的第二張地圖(交通路線圖)把所有路線都畫出來了,
這張交通路線圖很好用,
我後來就是把這張列印出來帶在身上,
所有轉乘交通工具、站名一目了然。
[從名古屋前往香嵐溪的交通方式解析]
這篇是中文的部落格文,跟著文章一段一段往下看,
就可以清楚掌握四種前往方式的利弊比較。
我後來使用的就是文中的第一種方式。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