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野圭吾果然是我的菜啊~
其實我不喜歡推理劇的,
但只要是東野圭吾的小說改編成的影像作品,到目前為止我都很喜歡。
我想,那是因為他的作品裡說的往往不只是推理,而是人性。
在他的一篇篇故事裡,推理當然是主軸,
但貫穿這個主軸的精神,從來都不脫人性,而且是「正面」的人性。

「新參者」說的是一個剛被調往東京日本橋署的刑警加賀恭一郎
在新轄區人形町調查某個殺人案件的過程。
整部戲的主幹就是追查也剛搬來人形町的中年女子三井峰子遇害的事件,
每一集裡都有一個被害者身邊的關係人被警方視為嫌犯,
觀眾就在故事的引導下很順理成章地懷疑這個人,
然而劇情最後總是在加賀恭一郎的抽絲剝繭下,
還給這名嫌犯清白,然後案情再往下一個嫌犯緝查下去。

推理故事都是這樣的吧~
當一個案件發生時,每個涉案的人都可能會先被警方視為嫌犯,
然後這些人就會透過警方的視線,
被觀眾視為「壞人」,
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眉眼間的流轉,
於是就被警方/觀眾的角度解讀為帶有特殊意義,
那或許是隱瞞、是包庇、是逃避、是掩護,
總之,就是被觀看者視為不懷好意,反正人性本惡。

我喜歡東野圭吾的原因正在於他在這種以懷疑人性為起點的推理傳統中,
從「人人都可能是壞人」出發,
最後總是證明「其實絕大部份人都是好人」,
甚至就連最後才被找出來的加害者,
也往往都還有著未泯滅的人性。
他的故事雖然有黑暗有悲傷,但其中總是還有正面的人性。
那可能是理解、是同情、是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信賴或親情,
是人性本善的美好;
他讓讀者(觀眾)看到案件的悲劇性往往在於人無法逃脫宿命,
無論是加害者或被害者,
只是因為命運因為個性因為人性的弱點,才種下禍因。
他讓讀者看到的是犯案動機背後屬於「人性」裡的原因~~

在這部作品的十集裡,
表面上是一層一層抽絲剝繭調查三井女士被害的原因,
每個被懷疑的人都因為對警方有所隱瞞而被視為嫌犯;
然而這些謊言的背後,往往並非惡意,
在追根究底之後,其實是一個個更具深意的人情故事。
那裡面有血脈相連的祖孫情、父女情、母子情,
也有義氣相挺的友情、相互理解體諒的夫妻情
甚至是微妙又感人的婆媳情......
每一集裡,觀眾總在警方的懷疑人性中,
透過辦案過程反證了這些謊言背後的真情至性。

所以,我想這是東野圭吾最想表達的吧~
無論大案小案,
唯有相信人性的存在,
才是讓案情水落石出的最後關鍵。
犯案的動機裡或許有貪婪、有自私、有逞強,
那裡面不是人性本惡,而是人性的弱點,
於是嫌犯在俯首認罪幡然悔悟之際,
人性得到救贖,受傷的心靈才能得到平撫。

我喜歡這齣戲裡以老街區老行業為背景,
用許多的「舊」襯托出「新」參者的「新」。
無論是人形燒、鯛魚燒、煎餅店、料亭還是老鐘錶行,
彷彿在這些古老的商店或職人裡,
本身就有許多故事可以挖掘~~

我還很喜歡這部戲的配樂。
菅野祐悟近年來非常多產,但作品都能維持一定的水準。
這部戲調性嚴肅與輕鬆兼具,有緊張、幽默也有感人之處,
他在各種風格的音樂表現上極為豐富而成熟,
在樂器的配置和選擇上也都讓我很肯定。
尤其在最後一首曲子「加賀恭一郎的主題」裡,
很能傳達東野圭吾作品中除去推理的外表,
那關於人與人之間,溫暖而柔軟的人性存在~~

這部戲,就像劇中主角加賀恭一郎說的,
刑警不只是調查案件而已,
因案件而傷心的人也是受害者,
尋找幫助這些被害人的方法也是刑警的工作.....
這些受傷的心靈因為加賀恭一郎的明察暗訪,
而解開心中的疑惑、誤解或執拗,
而重新與身邊的人和解,關係得到修復。
於是,不只案件獲得解答,
觀眾更得到了療癒~

我想,這就是我喜歡東野圭吾的原因吧~~

日文原名:新參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