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
今年第一次感覺到腳丫開始會凍的寒意,就在今天。
我喜歡秋天,尤其是這種深秋。
喜歡一層一層穿很多件衣服,
再圍著薄圍巾,
把自己裹起來。
這一點,覺得自己很像貓~~~
Nov. 2
今年第一次感覺到腳丫開始會凍的寒意,就在今天。
我喜歡秋天,尤其是這種深秋。
喜歡一層一層穿很多件衣服,
再圍著薄圍巾,
把自己裹起來。
這一點,覺得自己很像貓~~~
第六話 產業公害(昭和36-37年,1961-1962)
昭和36年,
國產汽車銷售量增長,家用電器開始對外出口,
日本經濟循序漸進,終於開始初具規模。
按照「所得倍增計畫」,
原本,依照我原來的安排順序,今天要貼上的是十一月份的生活隨筆。
不過這幾天在整理「官僚之夏」的台詞與時代背景時,
一邊感受著劇中描述昭和時代日本人上下一心建設國家的強大向心力,
一邊卻是實際體驗著此時極為艱險的台灣政治現況,心中不勝唏噓.....
而,本劇中關於美日兩國當時許多的政治現實,
很恰巧又微妙地剛好大抵可以對照成為今日的中台政治態勢。
在戲劇與現實的交互對應中,此時又正值台灣即將進行選舉;
這部戲好像是很多人的夏季首選--
節奏快,劇情起伏大,還有黑道和老人這兩個族群反差很大的互動,
構成了這部作品的戲劇化效果,
所以我大致可以理解為何這部戲可以吸引很多觀眾的目光。
我不會說這部戲不好看,
不過說實話,它和我喜歡的日劇類型,在頻率上大概還差了一些些.....
每隔一、兩個禮拜,我總會跟媽媽找一天出去玩。
有時候是陪媽媽去看畫展、看表演,
有時候去百貨公司或大賣場買些生活必須品,
有時候沒什麼特別想做的事,
那就找一家有意思的餐廳或咖啡館吃個飯喝個咖啡,閒晃~~
媽媽在退休後,這幾年天天幫忙帶孫兒,
還得三餐都下廚為不肯出門吃東西的爸爸準備吃的喝的,
這是一部很有味道的作品。
在看似輕輕淺淺的敘事當中,其實蘊含一個男子對已故妻子的繾綣深情,
即使在她過世多年後,當追憶起共同生活時的點點滴滴,依舊充滿眷戀。
那樣的懷念,只要小小一個觸動,就足以牽動心心念念,
彷彿她還在身邊不曾離去.....
電影是從陽子過世後,丈夫島津巳喜男回憶過往的兩人生活片段所組成。
陽子是個對周遭事物反應很敏感的女子,
我一直覺得,
一個社會的文明要夠成熟,才能直面而細緻地探討全面性的人權概念。
那個人權,是包括對一般人所認為的負面族群,也要考慮到的。
日劇「海容」是切入加害人母親的心情,給予同理心的理解,
這部「無人守護」也是從罪犯家屬的角度來談基本人權的保護。
同樣的概念,出現在同一年度的電影和電視劇中,(註)
我想,這應該代表日本多數觀眾已經成熟到能夠接受更細膩更人道的觀點,
(躲在被窩裡的貓貓)
Oct. 2
每到中秋時節,空氣中到處都飄著烤肉香,
吼~~~很誘人耶~~~
而且真的是走到哪聞到哪,無一處倖免。
上週日回淡水休息,就開始聞到鄰居的烤肉香,
今天一整天宅在台北家裡,後面河堤附近又是飄來陣陣烤肉味~~~
這是一部很樸素的電影。
日本一處偏遠的小地方花谷村面臨即將興建水壩而整個廢村的命運,
當地的村公所為了留住家鄉之美,也為了最後一點小小的抗爭,
於是決定請當地的老攝影師高橋研為村裡的每家每戶拍照,
製作成一本可供紀念的「村之寫真集」。
高橋老先生年紀不小,為了完成這項有點艱鉅的工程,
他把自己的兒子阿孝從東京找回來當助手,
我一定要先把這部電影的幕後組合秀出來!!
岩井俊二、小林武史監製,北川悅吏子的原作、腳本和導演,
(是的,這是北川悅吏子初執導演筒的處女作!)
小林武史的配樂,Salyu主唱小林武史創作的主題曲~~
這簡直是個讓人眩目到要戴墨鏡的黃金組合!!!
所以我對近年的日劇抱怨了許久,
原來這年頭好看的日劇要先從單發劇找起啊~~~
趁著春季檔看完,夏季菜還沒寄到家,我找來這部SP觀賞。
果然是口碑相傳的作品,
至少至少,不會讓我覺得空洞無味形同嚼蠟,
至少至少,還覺得有我喜歡的舊日劇的影子留存著。
其實我的要求真的不高,這樣我就很滿足了~~~~
染回一頭黑髮的小純,彷彿一下子回到還沒去東京前的「純良」模樣。
感謝這些富良野大哥們的「照顧」,
小純這下子就可以放心到親朋好友家打招呼了。
還是故鄉好~
看到小純暌違一年半後回來,大家都好溫暖地和他閒話家常。
這場探訪之行,讓小純深深感受到故鄉的情深義重,
一下子就撫慰了他受傷的心靈。
小純成了東京街頭愛現又愛玩的騷包少年!
他不僅染了一頭紅髮,
還跟著朋友去跟前暴走族的黑道朋友物色一台非常拉風的機車。
小純現在騎的是一台50cc的小機車,
性能、外型當然比不上這台400cc酷斃了的重型機車。
小純心裡盤算著,
把本來省下來要回家的旅費拿來買這台拉風的機車其實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