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知道這個故事是在大約三年前,當時還沒出書,
只是一個不定時出現在洛杉磯時報上的系列報導。
因為故事裡有個小小相關的人物是我表弟,
我從他的爸爸、我的舅舅口中得知這個很傳奇的故事時,
還很好奇地上去洛杉磯時報網站搜尋相關文章來看。
基於新聞人的直覺,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故事,
當時還曾經向主管推薦過這則新聞,企圖讓這個系列報導登上版面。
不過後來由於種種考量,結果還是不了了之。

之後沒多久,我就聽說這個故事已經寫成書了。
再過沒多久,
又聽說故事版權已經被美國的“夢工廠“製片公司買走,準備拍成電影。
再來,就聽說我的表弟也被這部電影製作小組延攬,
成為該片的大提琴音樂指導和所有幕後包括原聲帶的大提琴實際演奏者。
再來,就是偶然的某一天,我媽把一份剪報拿給我看,
說怎麼看到表弟的名字出現在一篇看似小說的摘錄文章裡,
我拿來一看,才知道原來這本書居然這麼快就出了中文版。
於是,我們很快就去買了書回來看,
而就幾乎是在同時,
親戚們在網路上居然也可以找到這部電影的檔案觀賞了~~~

關於這個故事,我雖然很有興趣了解,(因為跟音樂有關)
但原本我是對出書不抱太大期望的。
畢竟,要把一個系列報導延伸拉長成為具有深刻性和相對豐富內容的書,
這中間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
而且,系列報導的新聞寫作方式和出版成為紀實文學作品,
在文體本質上也有許多難以跨越的障礙。
因此原本我對這本書的內容並不看好。

結果,是我錯了!
我才看進去幾頁,就發現這本書意外地好看!!!真的好看!
閱讀的時候很容易就被作者流暢俐落的文字吸引,
一個章節一個章節忍不住不斷往下看;
閱讀之後闔上書本,
故事本身所牽引出來的人物故事和背後所呈現的人性溫暖,
更是讓我低迴再三,不住在我腦中發酵沈思~~~
所以,
我很願意在這裡向大家推薦這本動人的書--獨奏者(The Soloist)。



                                                               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2005年冬天,
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史帝夫‧羅培玆在街頭發現一個很會拉小提琴的遊民,
這個流浪漢納森尼爾儘管衣衫襤褸、精神狀況有些問題,
但從他的琴音聽來,似乎對音樂頗為專精。
羅培玆憑著多年的新聞直覺,知道這會是個不錯的故事,
於是決定為納森尼爾寫篇報導。
原本他只是想為自己的專欄找個好題材,
但在逐漸深入挖掘後,卻發現後面牽引出的是一個既動人又心酸的故事。
於是,本來只是想寫成一篇專欄,
因為讀者反應極佳,不斷湧入各種實質的關懷,於是後來延伸成為系列報導;
再後來,因為迴響不斷,出版成書,
接下來很快就被電影公司相中,拍成電影。

這是個很傳奇性的題材,
不知情的讀者會以為這是個杜撰的故事,
因為這中間的過程波折起伏更甚戲劇。

原來,這個遊民納森尼爾竟然曾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
而且,他還曾經與馬友友同期(非同屆)、擔任該校樂團的低音大提琴手。
為什麼這樣一個曾在世界首屈一指的音樂學府就讀的高材生,
竟然在三十五年後淪落到洛城街頭無家可歸?
這中間牽引出來的,
是一個在種族歧視年代靠著天份和努力力爭上游的黑人少年,
卻又在白人菁英世界裡,被高度競爭壓力逼得精神失常的悲傷故事。
同時,
透過書中細細描寫作者與納森尼爾逐步建立深厚友誼的過程,
我們也看到一個有反省力的記者
如何透過認識納森尼爾而逐漸了解洛城的精神病患收容與遊民問題,
並且藉由自己工作職務的力量,藉由這個系列報導,
喚起更多政府官員和民眾正視這些社會議題。

所以,這不只是一個音樂學院高材生落難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記者深入精神分裂病患心靈,建立起堅定友誼的溫暖故事;
同時還是一個新聞工作者面對自己的專業,
不斷自省不斷思辯與採訪對象關係的故事。



                                                                 小說

每個故事都有切入的角度,
這是我在觀看一部作品(不管是文字或影像作品)最重視的環節。
不管創作者的(文筆或敘事)技巧是高明或拙劣,
只要看他對一個故事的切入角度,
就大致可以得知創作者對這個題材是上對下的俯瞰或平等直視或抬頭仰望。
這當中透露的是創作者看待這個書中世界的態度,
睥睨或是謙卑,同情的理解或是優越的自以為是。

這本書讓我很感動的是,
作者羅培茲從頭到尾都非常誠實面對自己,
並且將這樣的自己攤在陽光下不曾隱瞞。
他坦承自己身為記者一開始的獵奇心態,
也將自己一路從採訪新聞到逐漸涉入納森尼爾的生活、成為他的朋友,
到開始會為納森尼爾老是流浪街頭的安危和病情擔憂.....
在這個身份、關係、心境的轉變過程中,
這一路上擺盪在新聞專業與平凡生活的彷徨、掙扎、猶豫、焦慮,
他都毫不隱瞞地把這樣軟弱的自己如實呈現出來。

或許是因為習於新聞寫作的緣故,
作者的文筆毫不矯飾,也不會有多餘的形容詞藻,
他總是以俐落乾淨的筆鋒,淺顯但生動地將讀者迅速帶進書中的世界。
當他描述納森尼爾的邋遢打扮、裝有他全部家當的推車、
或者當他描述納森尼爾不太穩定的精神狀態,
他筆調犀利但依然溫暖尊重,
所以我能感受到字裡行間透出來的是出自友誼與人道的關懷,
而非自以為優越的憐憫或訕笑。

羅培茲很清楚自己是居於廣大讀者、社工團體與納森尼爾之間的重要橋樑,
因此在為納森尼爾擔憂、奔走、設想之餘,
也經常自問這樣的角色是否已經逾越記者的身分,
涉入採訪對象生活過深。
他還不時要面對外來的質疑,
懷疑他是否藉此沽名釣譽,從中獲利。
然而,身為一個人,認識納森尼爾越深越無法將他置之不顧,
羅培茲從單純擔心納森尼爾每天露宿街頭是否可能隨時遭遇不測,
到為他尋求適當的療養收容中心,
讓納森尼爾一步一步願意接受收容所的安置;
這中間當然遭遇納森尼爾排斥就醫、拒絕改變現狀的不安焦躁與執拗抗拒。

這是一條緩慢曲折而且挫敗重重的長路,
但這逐漸深入了解納森尼爾精神狀況的漫漫長路,
卻也是一場動人而美麗的人性二重奏。
羅培茲從功利的動機出發,被納森尼爾的專注與單純感動,
很快轉為人道及友誼的關懷。
在與納森尼爾時而清醒時而暴怒的不穩定狀態交手時,
羅培茲被磨盡耐性但也磨出毅力和決心,
他不僅一步一步用音樂誘導納森尼爾慢慢踏入精神療養所,
更為他找回一些親情的溫暖,讓他往後的經濟狀況有親人照料。

在這個故事裡,納森尼爾幸運地一直有貴人相助。
經由羅培茲努力不懈地穿針引線,
這幾年有洛城的社工人員、療養機構提供耐心與愛心的協助,
有讀者大眾紛紛主動捐助樂器,
(到後來甚至多到可以讓納森尼爾組個室內樂團!!!)
還有洛杉磯愛樂管絃樂團裡的大提琴家義助教琴,
樂團甚至還多次邀請納森尼爾前往迪士尼音樂廳欣賞演奏,
包括我表弟在內的幾名團員也和他成為朋友;
甚至,後來納森尼爾還得以聆賞當年同學馬友友的演奏,
並且和馬友友在後台會面,一償夙願.....

納森尼爾在這些人的熱心相助下,精神狀況日益穩定。
目前他在療養所擁有一處固定的住所、一個設備極佳的固定練琴室,
(當然還有好多把讓他練都練不完的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
而且,在羅培茲和社工的安排下,
財務上有家人的法定託管、生活應該無虞,
這個結局也讓他身邊的朋友都覺得寬慰。
雖然最後這一切彷彿奇蹟般美好,
但其實都是得來不易的努力成果。
我在這個過程中看見了人性的溫暖和美好。
納森尼爾早年受創的心靈雖然已經無法完全回復,
但透過羅培茲兩、三年來的努力不懈,
至少這個世界在後來還給了他一些光亮。



                                                     電影與音樂

這部小說的電影版由小羅勃.道尼和影帝傑米福克斯主演,
(Robert Downey Jr. & Jamie Foxx)
英國導演喬.萊特(Joe Wright) 執導,
義大利作曲家Dario Marianelli配樂(前作「傲慢與偏見」、「贖罪」)。

說老實話,比起電影版,我喜歡小說版多很多。
小說版充滿了溫柔的人性關照,
對於這些年來兩個主角的相處過程、
羅培茲為了了解納森尼爾的背景而遠道採訪相關親友收集到許多重要資料、
甚至包括納森尼爾病情起起伏伏的狀況,
書中都有非常素樸、真實但動人的描述。
電影版則囿於時間的限制,
整個故事的時空、背景、細節全部被嚴重壓縮,
除了因為有影像有音樂而讓故事有了立體化的形象,
但其實在交代整個事件上是有許多遺憾的.....

當然,電影版也並不是全無優點。
看得出來導演有意藉由這部戲突顯洛杉磯嚴重的遊民問題以喚起大眾關注,
因此幾場彷彿來到第三世界的遊民區場景,
拍得怵目驚心卻也非常讓人鼻酸。
這樣的畫面搭配上以貝多芬的作品為主要背景的配樂,
天籟般的聲音交織著彷如地獄的景象,
非常成功地呈現了導演意欲傳達的人道與悲憫精神。
而其中幾場納森尼爾沈醉在音樂世界的專注,
也確實很有感染力,讓我看了十分感動。

而既然這是一部以古典音樂為主要背景的故事,
那就當然要介紹一下相關的音樂幕後花絮了。
傑米福克斯為了演出納森尼爾這個角色,
在拍攝電影前幾個月就開始學習拉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
大提琴部份就由納森尼爾真實生活中的朋友之一、我的表弟擔任指導,
從最初級的姿勢、指法、弓法學起。
而這部片中所有幕後真正的大提琴演奏、以及原聲帶裡的大提琴主奏部份,
也全都是由我的表弟擔任。

我的表弟在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助理首席。
我問過表弟,納森尼爾實際上的琴藝如何?
表弟的回答跟羅培茲書裡的描述很接近。
他的音準不時會因為精神狀態不穩定而不太精確,
琴技也因為三十多年來精神疾病困擾而無法大幅精進,
但他的音色極美,而那是練不來的,屬於天份。
所以,真實世界裡的納森尼爾原本真的是個很有天賦的音樂家呢!
他不僅會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而且主修低音大提琴,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裡雖然學科總是不盡理想,
但術科則一直很讓老師們讚賞,讓他連連拿到獎學金。

在這部電影的幕後花絮裡,
有一段是真實生活裡的納森尼爾與羅培茲接受訪問的片段。
我喜歡真實中的這對朋友更甚於電影裡的兩位演員。
真實的羅培茲年紀較大,沒有小羅伯道尼的銳利眼神,感覺更加慈眉善目。
而真實的納森尼爾,不知是否因為生活日益安定、又有朋友真心關懷,
感覺比電影中的納森尼爾更清醒更優雅而且有種藝術家的從容和熱情。
席間,他會因為一個話題而隨之興起就拿起大提琴當場演奏,
果然,雖然明顯會有音準的問題,
但那種一拉琴就整個人沈浸在音樂裡的專注和熱愛,
那神情真的很讓人感動~~~
聽著他那音準不大精確的演奏,
再回想「獨奏者」這本書中所述說他崎嶇起伏的大半人生,
真的會很讓人疼惜,
這樣失去音準的演奏所反映出來的是怎麼樣一段失焦的生命~~

書,真的很好看,大力推薦;
電影的話,另有一番不同的味道,
但為了不漏失我覺得很重要的部份,我建議看完書後再看電影;
而音樂,我當然要大力推薦,
不僅是因為那是我表弟的演奏,
也因為作曲家Dario Marianelli很用心地將許多古典音樂作品改編在配樂裡,
非常動人。

啊~既然提到表弟,那就稍微再小小透露一下吧~
電影中有兩段洛杉磯愛樂的排練與演奏場景,
我表弟就出現在鏡頭正中間喔!
一次是正面、一次是背影,
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頗帥的啦!(笑)
這不知能不能算是另一種台灣之光呢?XD

註:本書文摘請點「這裡」。
    「獨奏者」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