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寫這部電影的心得,
因為這是一個好悲傷好殘酷的故事~~
一個父親,親眼目睹女兒被兩名少年性侵致死的影片而悲憤欲絕。
因為知道現行少年法的限制,兇手將會被輕判,
於是這個父親殺害了其中一名兇手,並繼續一路追殺另一名共犯。
警方跟著這名父親的行蹤步步進逼,企圖阻止他繼續行兇,
卻在最後必須將他一槍斃命,以救出在他槍口下的那名少年犯~
如果你是那父親,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是警方,你又會怎麼做?
這是東野圭吾在原著中,
以如此極端的困境,向社會大眾提出的質問。

因為是少年犯,
以日本的現行法律,絕不可能將這兩人處以極刑,
他們將只會受到輕判,關個幾年,然後就會被釋放出來。
然而,這樣的懲罰夠嗎?
在那殘忍至極而且毫無人性的加害過程中被性侵凌虐致死的女孩,
她的未來已經完全被斬斷,
她的公平正義又有誰來替她伸張?
那個從兇手自拍的影片目睹女兒被凌遲死去的父親,
他的絕望他的憤怒因為少年法中不對等的執法原則而無法得到平復,
他的公平正義又由誰來為他伸張?

警察署中兩個辦案的刑警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立場。
老刑警真野一切以服膺法律為前提,
制式查案制式處理一切過程,
他覺得只要照著規則行事如儀就沒錯。
年輕一點的刑警織部提出了質疑:
警察到底是要保護「法律」還是保護「人民」?
警察的正義該維護的到底是什麼?

法律都說要給未成年的少年犯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然而身為受害者的父親,
目睹了那樣殘暴惡質的加害過程卻完全無能為力,
他心中的仇恨和悲痛該如何才能放下?
如果你眼見自己所僅剩的唯一家人被如此加害致死,
你還能冷靜持平地說一切交給法律解決?
相信法律會還一個公道嗎?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因為所有漂亮好聽的道理在客觀時都說來容易,
但如果設身處地,我們到底會如何想如何做如何反應?
我們還能保持理性,做得到寬容和原諒嗎?
那樣的痛,
絕對是一個不曾經歷過的人所無法想像、如地獄般的絕境吧~
正如那位父親在展開追殺過程前寫給警方的信中所講的,
他如果什麼都不做,肯定會留下遺憾。
於是他選擇追索第二個少年犯。

如果少年法如此寬待犯人,
那還有什麼樣的懲罰才能讓行兇者知道害怕知道悔悟?
這個父親認為,
唯有讓這些少年嚐到瀕臨死亡的恐懼,
才能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被害者的心情。
於是他怒目圓睜,舉起獵槍,抵著少年犯的胸口。
他當眾宣告這個人的罪狀,沈痛欲絕。
其實,他就只是要讓這個少年嚐到這樣的滋味,
其實,獵槍裡裝填的是空包彈~
但刑警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卻只能毫無選擇地將他一槍斃命.....

印象好深刻的是,當這個父親中槍倒地後,
雙眼已經無神但依舊圓睜,左手還緊緊抓著少年的衣襟不放,
嚇破膽的少年害怕到無法掙脫那隻到死都緊緊不放的手~~

徬徨之刃是什麼?
是這個父親手中的獵槍,
是老刑警射向這個父親的那把警槍,
是年輕刑警因同情而私下放行這個父親並且提供少年行蹤給他的心情,
也是片中一對同樣相依為命的民宿父女對於這個可憐父親同情的理解~

以暴制暴絕對不值得鼓勵,
但如果現行的法律無法讓正義得到伸張,
你會站在哪一方?

這是個好難的問題。
東野圭吾提供了一個讓觀眾細細體會慢慢思量的故事,
很值得大家好好想想~~

回頭來談電影本身。
我沒看過小說原著,看完電影後大概也沒勇氣去找書來看了~
因為實在太悲傷太沈重。
在無從比較的情況下,我只覺得電影拍得還不錯,
直覺在原著中應該氣氛更加凝重,
電影應該是比原著輕盈了些。

寺尾聰演這個父親的角色很稱職,
但是看著他走在皚皚雪地中追逐少年犯的畫面,
彷彿看到「溫柔時刻」裡的寂寞父親湧井勇吉再現,
只是這回他是個處境艱困數百倍的悲痛父親。

竹野內豐演那個刑警織部很亮眼。(大心!!!)
然後,我覺得,導演應該很喜歡我們豐哥哥耶~
因為電影裡給了他許多特寫鏡頭,帥得咧~~(撒花!!!)
好啦!我承認我這是刻意要沖淡這篇文章裡的沈重,
耍點花痴的結尾,
希望至少讓這部電影多點「看頭」啦~~

這部電影,為人父母者看了一定很心痛,
我不知該不該推薦,
但至少,我覺得東野圭吾提出的問題,
真的值得大家想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kuai 的頭像
    sakuai

    讀日劇、過生活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