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滌.png  

該怎麼形容這本書呢?
我想了好久。

這是一本散文集,
內容主要是作者廖瞇書寫自己嘗試靠近「不正常」的弟弟「滌」內心的歷程。

散文,是廖瞇所定義的,
不然,其實我覺得它也可以算是一本小說,或非小說,
只是這部小說/非小說中所寫的全都是真實來自廖瞇與家人之間的生活互動,
裡面沒有虛構,沒有隱藏,
真實而坦誠地揭露這一家四口包括廖瞇自己的內心,
包括不足為外人道也、也不想讓外人知悉的那些部分~

「滌」是廖瞇的弟弟,是這本書的主角。
滌是個繭居族,
具有強烈的高敏感、強迫症、控制狂、完美主義者等特質,
大學畢業後當完兵、做過幾份工作,但都很快就辭職,
最後就是失業在家十餘年,成為別人眼中的啃老族....

滌不跟同住的父母交談,沒有任何朋友,
他在家裡甚至會因為聽到一點點噪音、
聞到一點點外面的菸味油煙味、
眼角餘光感覺到一點點家人的動作而大吼大叫。
在廖瞇開始書寫這本書前,滌完全沒有與外在世界連結的接點,
就像一頭困在籠子裡的獸,他無處可去無路可逃,
隨時都是一座載滿沸騰岩漿、不知何時也不知會如何爆發的火山。

廖瞇心底深處確實擔心著,
這樣的弟弟會不會哪一天成了社會新聞裡甚麼事件的加害者....

滌一開始並不是這樣,而是漸漸變成這樣的。
但到底他是在哪個時間點變成這樣的?
為了長年為家庭犧牲的母親,為了多了解這樣的弟弟,
離家在外生活的廖瞇將自己家中這樣的事寫成了寫作計畫的大綱,
送出去參加文學獎徵選,
沒想到獲選為當年的年金得主,
於是逼使她開始真正去書寫、去面對這樣的弟弟、這樣的家庭~

無論對外人而言,或是對家人而言,
滌都是個「不正常」的人。
但是,「不正常」就等於「不正確」嗎?
希望滌變得正常,變得平凡,
是不是其實也是潛意識裡沒有打算真正了解他?

除了責怪、排斥、疏遠、漠視這樣「不正常的人」之外,
有沒有其他的角度可以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正常人不帶價值判斷地稍微靠近、
進而了解這些不同於我們的人的內心世界?

廖瞇抱著這樣的疑問,
開始書寫她與滌、與爸爸媽媽談話的內容,
試圖找到一些答案....

她一次一次嘗試與滌說話。
從不斷被拒於門外,
到向外尋求心理學專業人士的協助與建議,
再經由推薦開始閱讀心理學書籍、試圖自學諮商理論....
最後她終於逐漸敲開滌的房門,
展開了一次又一次深刻而珍貴的心理對話~~

廖瞇的文字其實非常簡單,幾乎沒有綴飾的形容詞,
也沒有許多文學作品中所愛刻意雕琢的文藝腔。
但是在這些平鋪直敘的文字背後,
是她非常真切的思考過程。
她細密而誠懇地思考著、觀察著、再思考著.....
她記下每一次的對話,
仔細咀嚼與家人的談話、言談中他們的表情、姿態、語氣,
然後不斷反芻著其中的意義,
這些對話之於自己的,與之於家人的意義~

在這樣反覆不斷的記述內容中,
這一家人--爸爸、媽媽、滌、廖瞇自己,
從點與點的各自獨立存在,
透過廖瞇與他們的對話,
慢慢形成了一條一條錯縱交織的線。
每個人獨立存在時沒有意義或者沒有頭緒的事件、情緒、反應,
在接上了另一個點而成為一條線時,
意義逐漸浮現~~
於是家人之間得以比從前微微地更理解彼此一點......
雖然那個「微微地」就真的只是少少的、小小的一點點~
但那已經是廖瞇這家人彌足珍貴、深刻至極的一大步。

書中的情節我就大致談到這裡,不爆雷了。
總之,以一個故事而言,這本書真的很好看。
尤其最後的轉折,純粹作為一本小說的情節來看,
就非常吸引人了,
更何況這還是真實發生的生活內容。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jpg  
下面我想談談廖瞇在書中提到她尋求心理學專家宋文里協助的過程中,
宋推薦她看一本心理學的古典著作「成為一個人」(請見後註)。
廖瞇在書中、
以及宋文里在為本書所寫推薦序中都提到「成為一個人」書中一個核心觀點:
regard。

甚麼是regard?
下面我引用廖瞇在這本書中的文字,
讓大家能更明白這個字所指涉的意思:

--------------- 引用文分隔線-------------------

(宋給廖瞇的回信:)
心理治療這種事情,並不是目前的精神科/心理師制度可以充分代表的。你
說的「講話」(對話)才是要點所在。看完你寫的,我很肯定滌不需要看
精神科醫師。你們的講話,先不論長短,就是準準擊中了人心所要求的那
種regard(這字,不要翻成中文)。不論多少,剛剛好。

(以下為廖瞇文字)
當我讀到這段話時,瞬間牆上的洞似乎更大了,光變得更強烈了,事物因此
變得更加清晰。

宋說不要把regard翻成中文,但因為我不懂這個字,所以我還是去查了。把
regard丟到google翻譯,它可以被翻成「看待」、「關心」、「注重」。看
到這個我就明白了,我知道為什麼不好翻譯,這個很難解釋。我回想之前我
寫的那些,與滌的互動,與滌的對話;我回想我跟滌說話時,我的心情;我
回想我透過寫,去感受滌和我自己的感覺。如果心理諮商為的就是regard,
那麼我和滌中間發生的那些應該就是,只是我不知道,我不肯定。

然後我好像也突然明白了----如果一個人要的只是regard,那麼親近者不是
應該更能看待、關心與注重?為什麼人們要對外去尋求心理諮商?我似乎可
以明白就是因為親近,所以反而沒有辦法聽;就是因為親近,所以沒有辦法
好好說。疏離有時是因為親近。就像媽媽與滌,一個沒辦法好好聽,一個沒
辦法好好說。而我可以跟滌說話,滌可以跟我說話,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拉
出了距離?

宋的話像是一把鑿子,他鑿開了另一面牆,讓我看見一件事物另一個角度的
樣貌。原來我跟滌之間的空間與時間,恰好能為我們彼此的regard,拉出一
個機會?

我突然覺得不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是好的。突然覺得一到兩個月說一次話是好
的。突然覺得因為不與滌住在一起,我感受到的壓力比較小是好的。我不確
定如果今天我跟滌住在一起,我會不會因為失去生活空間而感到滯悶,而沒
有耐心,而不想對話。我久久回家一次,有時想著要對話都還要特別準備,
更不要說如果我們住在一起,我是不是會失去想要對話的心?

但宋的話也讓我看見自己之前的迷思--我以為心理諮商是一門旁人無法觸及
的專業。倒不是說我現在覺得心理諮商不需要專業,而是,心理諮商為的那
個regard,理應是親近者更能觸及,而親近者之所以無法,因為是親近者。
因為這樣的矛盾,所以有了心理學的專業,讓一個陌生人去聽另一個陌生人
說話,讓一個陌生人去貼近另一個陌生人,讓一個陌生人去令另一個陌生人
感到自己被需要。但這些,假如親近者能夠觸及,就不需要假手心理學專業
?但話說回來,就是因為親近者無法,所以才需要心理學專業?

--------------- 引用文分隔線-------------------

上面這段文字,我自己認為是本書的核心精神主題。
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著這個regard,
由遠而近,由外而內。

下面是我自己的感想:

會不會,人與人之間如果都能多一點這樣的regard,
彼此就能擁有多一點的「羈絆」、多一點的「聯繫」、
多一點的「了解」、多一點的「同理」?
然後,在不予以價值判斷的理解之下,
即便依舊是身在不同的內心世界裡,
大家也能比較安心、安定、安穩、安適地在各自的世界裡,
彼此相望、相守、相護,呢?~~~

廖瞇決定這樣毫無保留地書寫自己的家庭,
將家人的心境公諸於世,
中間的過程想必是非常困難的。
然而,雖然困難但依舊願意這麼做、想要這麼做,
除了這整個書寫為她的家庭和解/理解帶來令人驚異的意外成果之外,
或許她也希望用這樣的歷程為regard做一個很好的見證,
進而希望這本書也能為更多人帶來些甚麼吧?

這本書,連同作家盧郁佳和宋文里教授的兩篇推薦序,
我都非常喜歡~
推薦序在本文最後的書店網站頁面中都有完整轉載,
有時間的話,很推薦大家細細閱讀。

過年將近,閱讀到這樣的一本書,
非常有感~~

大大推薦!




後註:
成為一個人(讀冊網頁
完整書名: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
作者:卡爾.羅哲斯
譯者:宋文里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08



本書書名: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讀冊網頁

作者:廖瞇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4-29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