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為一個人2.jpg  
讓我把這一長串的心得用最後一個來個總結吧。我也可以把它說得很簡單:
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況下,乃是個流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著不
變的。不論是在我的案主或在我自己,我發現:生命在最豐富而又最有價值的
時刻,一定是個流動的過程。但要體會這一點的話,一方面是很能令人著迷;
但另一方面也有點可怕。在我能讓我的體驗之流載我流向前去,流向我才剛能
模模糊糊意識到的目標而去的時候,我通常就是在我的最佳狀態中。我的體驗
之流極其錯綜複雜,但當我能在其中載沉載浮,而且還能一直嘗試去瞭解那變
動不居的複雜性,顯然其中並沒有任何定點讓我停留。當我能在如此的過程之
中時,顯然我不會持有一個封閉的信仰體系,也不會有一套永遠不變的原則。
能引導生命的乃是對於體驗能不斷瞭解、不斷闡釋的那個過程本身。所以生命
就是一直在形成(becoming)的過程之中。

我現在很清楚,我就是因此而不鼓勵別人或說服別人去持有一套哲學,或信仰
、原則之類的東西。我對於我的體驗必須作我自己的解釋,以求取它對我當前
的意義,我只能依此而活。然後,對於他人,我只能試著允許他們擁有同樣的
自由,去發展他們自己內在的自由,並且也循此而對他們自己的體驗能作出有
意義的詮釋。

如果世間確有真理這回事的話,那麼,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自由尋索過程,最後
(我相信),必定會在此匯聚。而我也好像曾以一些有限的方式,體會到了這
一點。

..........
pexels-guillaume-hankenne-2792078.jpg   
案主不僅僅是接納了自己--這樣說,好像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或不得不接納自
己似的--實際上,案主是變得更喜歡他自己了。這並不是一種自誇自讚或自我
肯定式的喜歡,而毋寧說是一種對「成為自己」的寧靜喜悅
.....

我認為(這)就是……一種自我的悅納和欣賞

..........

所以,心理治療就好像是在幫助人回去最基本的五臟六腑和聲色觸嗅之體驗裡
。在接受治療之前,人老是不知不覺地愛對自己問道:「在這個場合,人家會
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我的爸媽或我的文化要我怎麼做?」「我自己認為
做什麼?」因此,這個人的行為就會一直套用一定的形式。但這麼做並不必
然意謂他的行為和別人的意見和諧一致。事實上他可能會很賣命地表現一些行
為,以便和別人的期待有所不同。他實在不能只根據別人的期望〔通常是內射
的(introjected)期望〕而行動。在治療過程中,由於這個人的生活空間(life-
space)不斷在擴張,因此他總免不了會自問道:「我對此事的體驗究竟是什麼
?」「它對究竟有什麼意思?」「如果我真的這樣去做,我又該怎樣表達它
對我造成什麼意義呢?」他的舉止行為變得像是以實在論(realism)為基礎 
-- 也就是說,能將每一個行動所造成的滿足和不滿足做個很實在(realistic)的
平衡。

有些人,就像我自己這樣,習慣用具體的、臨床的方式思維,因此,如果我能
用比較抽象的程式語言把案主的某些體驗過程表述一下,也許會很有幫助。從
某一位案主的角度來看,事情可能是這樣的:「我一向認為我對父母一定只能
感受到愛,但我發現我所體驗到的卻兼有愛和怨的兩種情感。也許我可以做一
個人而能自由自在地感受愛和恨。」對另一位案主來說,他學到的可能是:「
以往我覺得我只是很壞又沒出息。現在我偶爾會體驗到自己還蠻有價值的;偶
爾則覺得自己還是很沒用。也許作為一個人,我可以在不同的時候感受到自己
不同程度的價值。」再有另一位則是:「我一直認為世間沒有人會真正為我好
而愛我。現在我卻體驗到另一個人對我的溫暖關愛。也許我可以做個值得別人
喜愛的人 -- 也許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再有另一位:「從小以來我就被養成
不能欣賞、接納自己的人 -- 但事實上我卻想要。我可以為自己而哭,但也可以
看得起自己,可以對自己感到遺憾。」還有,再拿歐克女士的例子來說:「我
一向認為,在根底深處,我是很壞的,所以我的本質一定非常糟。但現在我卻
不再體驗到那些壞處,反而有一種積極的渴望,想要生活,也讓別人生活。也
許我可以做那樣的一個人,也就是打從心底裡積極向善的人。」
pexels-dương-nhân-1510149.jpg  
以上所列的幾個表述中,頭一句話都是怎麼說的呢?怎麼會是那個樣子?(即
「一向〔一直〕認為……但現在的體驗卻是……」-- 譯者)我想,最重要的是
當事人增加了對自己的知覺。在心理治療中的人乃是在日常生活經驗之外增加
了充分的自我知覺,而能不扭曲地使自身的體驗呈現於意識之中 -- 而所謂自身
的體驗乃是來自人的感官與身體的反應。它能使扭曲體驗知覺的因素中止,或
起碼使之減低。他能曉得他實際上體驗著的,而不只是那些得到允許(透過觀
念的篩檢)而留下的體驗。由此,這個人才得以首度展現他之作為一個人的全
部有機潛能,並且在基本的身體官能反應中,得以自由地增加一些充實的知覺
因子。這個人乃因此而成為他之所是(與他自己合而為一 -- 譯者)-- 案主在治
療中經常是這麼說的。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這個人在知覺中
成為他在體驗中之所是。換句話說,他乃成為一個功能完全發揮的,像個人的
有機體

..........

向體驗開放

這個過程的第一件事乃是要人變得對自己的體驗更為開放。這句話對我真是意
義非凡。這是和防衛性(defensiveness)相反的情狀。心理學研究告訴了我們:
如果人由感官而得的證據和人對自我的影像構圖不符,則這些證據會受到扭曲
。換句話說,我們不太能看到感官對我們報告的一切,而只能看見那些符合寄
存於心像的東西。

現在,由於有個安全的關係(如我在上文所描述的),這種僵硬死板的防衛性
通常會被漸增的開放性所取代。人會變得更開放地知覺到他自身的感覺和態度
,且能讓感覺和態度在有機官能的層次上表現(我在前文中已描述過)。他也
會對目前實際存在於周遭的事物更能知覺,而不只是以人家的看法或自己從前
的看法去看待事物。他會看見:樹不見得都是綠的,男人不見得都得當嚴厲的
父親,女人不見得都冷峻不可親,人的失敗不見得都可歸咎為他本身的不好,
等等等等。他現在有辦法根據新的處境來看待證據,看出如其所是,而不是把
事物先行扭曲,以便符合自己一向秉持的觀念造型,以此,我們可以料到的是
:當一個人對自身體驗開放的能力漸增之後,他在面對新的人和處境及處理新
的問題時,會變得更為實在而合理。也就是說:他的信仰不會再僵硬死板,他
更能涵容事物的曖昧不明之處。他能夠接納相互衝突的證據而不必硬要把處境
逼出一個結局。對於此刻自己置身之境能有開放的知覺,這樣的能力,我
相信正是我所描述的那種人所必具的重要條件之一 -- 這個人通過了治療的過程
而終得以萌發展現。
pexels-bob-price-764880.jpg  
..........

以上這段稍微短些但更具有代表性的摘錄,可以看到更多關於對體驗開放的實
情。起先他沒辦法自在地感覺到自己的病痛,因為生了病就表示不能被接受了
。他也無法對孩子感到愛和體貼,因為這種感覺表示他的脆弱,而他得撐著一
張堅強的表面。但現在他可以對自己的有機官能之體驗真誠地開放了--他累的
時候可以累,他的身體疼痛時可以感覺到疼痛,他可以自在地體驗到他對女兒
的愛,他也可以對那小女孩感覺和表達他的惱怒(這是他在後面的晤談中說的
)。他可以完全和整個有機體的體驗一塊兒過生活,而不必把體驗關在知覺之
外。

..........

邁向接納他人

和上一節所談的「對內在、外在體驗開放」十分接近的乃是對他人的開放和接
納。一個人開始邁向接納自己的體驗時,他也會邁向接納他人的體驗。他珍視
並且欣賞自己以及他人體驗的本然實相。再引一段馬思婁談到自我實現者的話
:「人不會埋怨水溼,也不會埋怨石頭硬……正如小孩子張開無邪且又無批判
性的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時,他只注意到,觀察到世界的本來面貌,而根本
不去和它爭辯,或命令它變成別的東西,同樣的,自我實現者也是這樣看待他
自己以及別人的本性。」像這種接納存在的態度,我在心理治療中看過案主朝
這方向發展。

..........
pexels-johannes-plenio-1114897.jpg  
CHAPTER 8 「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自我」:心理治療者對個人目
                                                              標的觀點

●總方向

讓我看看我能否扼要地把這個變化運動的基本組型說出來,看我能否把我在案
主身上看到的各個變化因子描述一下。要而言之,他是自知而自我接納地邁向
當下存有(being),也就是邁向內在而實在的如其所是的過程,他要離開他
所不是的存在情態,離開表面形象。他不必再聚精會神、惴惴不安地去護衛那
個比本然的自己還多的樣子。他也不必再滿懷愧疚、自怨自艾地把自己貶損到
比本然的自己還少的樣子。他會更能傾聽來自生理和情緒之實際存在的聲音,
而且,以更精確、更深刻的自我瞭解為本,他發現自己更願意做個最能如其所
是的自己。有位案主,他剛開始體察他所採行的方向,在面談時一邊滿腹疑慮
地自問道:「你是說,如果我真能做到像我希望是的樣子,那,一切就都會好
了嗎?」他自己和許多其他案主在繼續發展下去的體驗中,都傾向於肯定的答
案。當他可以自由地採行任何方向時,做個真正是自己所是的人,這便是他可
能認為最有價值的方向。這並不單單是對價值作智性的抉擇,而是在摸索、嘗
試和不確定的行為中,作出最好的描繪,並可由茲而開發出一條道路,通往自
己所欲前往的目標。

..........

●變得邪惡嗎?

對於我所描述的生命之道,有些更常見的反應是說:做個如其所是的自己,乃
是變成邪惡的壞人、變成難以控制、變得滿懷破壞性。好像把一頭惡獸從牢籠
裡放了出來。我對於這種觀點非常熟悉,因為幾乎每一位案主都會有這種疑問
。「如果我膽敢讓積壓在裡面的感覺都流出來,如果我竟要以那些感覺來過活
的話,那一定會惹出災禍。」幾乎每一位案主(不管他是說了或沒說)在行將
躍入自己的未知之境時,都會有這樣的態度。但是整個心理治療進程中的體驗
卻在在與這些恐懼相牴觸。他會漸漸發現,當他的憤怒就是他的真實反應時,
他可以恰如其是地表現憤怒,而這種自己可以接納的憤怒,或可以透明展現的
憤怒,是不會具有破壞性的。同樣的,他也發現他可以恰如其是地表現恐懼,
而這種自知的恐懼並不會使自己瓦解。他可以自憐,而這也沒什麼不好;他可
以有性的慾望,有「偷懶」的感覺,可以滿心敵意,而天不會因此就塌下來。
這道理是說:人要是愈能允許種種感覺在他身內流動,則各種感覺會愈能就全
體感覺的和諧關係而各就其位。他會發現他並不是單單具有一種感覺,而是有
多種感覺交織在一起,並且還能互相平衡。他會感覺到愛、溫情、體貼和合作
,也會感覺到敵對、多欲或憤怒。他感覺到興趣、熱忱和好奇,也會感覺到懶
散或冷漠。他感覺到無懼和勇氣,也感覺到畏縮害怕。他的種種感覺若能在他
之中以如此複雜的情態而都被接納,則它們會帶著建設性和諧地運轉,而不會
把他逼上無法控制的邪惡之途。
pexels-pixabay-460295(1).jpg  
..........

更為實存的生活

美好人生過程的第二個特徵包含著每一時刻都能更完整生活的傾向。這個想
法很容易遭到誤解,而且在我自己的思想中也有點模糊。讓我嘗試解釋一下我
的意思。  

我相信,一個人若能完全不帶防禁之心對體驗開放,則每一時刻對他而言都會
變得很新鮮。內在外在刺激在此刻所構成的複雜圖像,好似在以往從未以如此
方式存在過。結果這個人將會明白:「下一片刻的我將會是什麼、做什麼,要
看那時刻中的發展;而不論是我或別人都不可能預知。」我的案主們中就有不
少人經常表達這樣的感覺。  

這種當下存在的(existential)生活中所表現的流變性,還可換用另一種方式
來解釋:自我和人格是從體驗中萌發出來的,而不能把體驗歪曲、轉譯以便符
合原先所設定的自我結構。也就是說:人是在參與著、或觀照著有機體經驗的
持續過程;而並不是在控制著它。

於是,「活在每一片刻中」就意指著:沒有僵固性、沒有嚴謹的組織結構強加
於體驗之上。相反的,它的意思是:使調適的可能性增至最大程度,在體驗
找出結構,讓自我和人格成為一個流變不已的組織。

這種存在於生活中的傾向顯然出現於每一個身在美好人生過程中的人。這甚至
可說是美好人生的最主要特性。活在體驗的過程中,去發現體驗的結構。可我
們大多數人並不是這樣。我們習慣於拿預先形成的結構和評斷來套在體驗之上
,死不放手;我們只會削足適履地讓體驗來符合預設;我們都討厭那些流變的
性質,因為它最不容易剛好塞進我們事先費力挖好的蘿蔔坑。把自己的心朝著
正在進行的現在而開放,或在此刻的過程中找出結構--不管它會是什麼結構 --
這在我看來,就是美好人生,或成熟生活的一種持性。
pexels-darya-sannikova-2528846.jpg  

(本文照片除書封外,皆取自Pexels網站)



本書全名:
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On Becoming a Person)[讀冊網頁
作者:卡爾.羅哲斯
譯者:宋文里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08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