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xels-pixabay-208087.jpg  
迴避內心衝突,無法與相悖意見共存的討好者

討好傾向者,是最受「好人」、「壞人」二分法框架及束縛的人。為什麼他
們會這麼受二元對立觀念的影響呢?一來是因為家庭的大人就是二元對立的
灌輸者及執行者,無法以討論和多元思考觀念引導孩子理解問題和激盪想法
,在這些大人的心中,給予的概念都只有「對錯」、「好壞」、「是非」;
二來,是大人們總是以一種不容質疑、理所當然地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
對,什麼是錯」。

……

被強迫灌輸二元論,逐漸僵化的思考邏輯

……

除此之外,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在於內在性格的發展,他們將會以一種分裂的
狀態活著,當外在世界讓他以為一切都只有簡化的二元對立,他的內在也將
內化為如此。最為典型的即是「善惡的對立」。

外在世界極度的讚揚「善」、貶抑「惡」,認定這世界只要以「善」、「惡
」觀點,就可以簡單分別和判斷出好壞,如此單一判斷下,將失去事物蘊藏
的內涵和當中複雜多元因素所產生的交互影響,不僅人被簡化為「好人」及
「壞人」,孩子也被簡化為「好孩子」及「壞孩子」。

非常害怕被歸類為「壞」的孩子,必須要表現極度的「好」,他們不斷搜尋
及確認別人口中的「好」是什麼,只要誰被讚揚了、稱許了,就以為那是「
好」而極力追求,想達到所謂完美。

這種猶如「要完美」、「要體貼」的上癮傾向,也是討好傾向的人會有的徵
兆。他們害怕有任何一丁點不好的評語沾到他們,害怕聽到別人指責或糾正
,這都意謂著他們不夠好、受人詬病。

無法統整對立衝突,只好追求極致完美

越是極度的想要表現好,就會對自己表現不好極度害怕;越是想要表現優秀
,就越對自己表現平庸或是不佳感到恐懼;同理,越是想要表現出自己的善
良,口口聲聲標榜自己是善者的人,正是源於焦慮自己是「惡人」、是「非
善類」的心理。

這種內心的衝突對立,來自內在自我的分裂。先從感知外在世界的二元分裂
,再形塑內在世界的二元分裂,以致他的自我一分為二,一邊成為天使,一
邊成為惡魔。然後,要求自己務必成為完美無瑕疵的存在,成為高貴及全然
善良的天使,所以只能不斷地抑制及剷除內在的惡魔,必須消滅內在邪惡面
貌的氣息,以避免讓自己墮落,成為他人口中厭惡的邪惡者。

……
pexels-byunghyun-lee-12452921.jpg  
因害怕衝突,逐步讓出自我空間

兩極對立的衝突,會發生在兩方面:一是和外在的關係上,當他們和重要他
人的感受或想法產生對立時,會極度不安,因為他們沒有經驗過「不同的共
存」,在這類討好者的的生活裡,感受和想法都必須和重要他人一致,不然
就是「壞」、「錯誤」的,而這將引發他們內心的極度焦慮,認為自己是不
容於世的異端份子。

所以在關係裡,他們寧可漠視自我的感受和想法,只要把自己當作空的器皿
,去融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就不會太過困難和產生心理調適上的障礙。

另一方面,這種對立和衝突感產生的焦慮,亦發生在對內的反應上,也就是
個體內在無法處理差異、矛盾,及不一致的觀點與情緒。就像是對某一個人
感到喜歡或崇拜,就要完全地信服或是欽慕,不能產生一點兒失望或幻滅的
感情。反之,若是對一個人感到厭惡和排斥,就要完全否定這個人有善的一
面,完全拒絕予以欣賞和肯定。

他們的內在既無法處理多面貌的共存,也無法包容有差異或是矛盾的面向所
在,要就「全好全善」,或是「全壞全惡」。

……

長大,即是學習包容差異和矛盾

兒童發展獨立成人的初始階段,會從二元對立及簡單的認知功能開始認識世
界,隨著大腦的發展,我們會越來越了解多元觀點的存在,這世界是具有許
多可能的。我們也開始歷經摸索不同情感面貌和特質,都可能同時存在於你
我身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所謂被他人美化的聖人或善
人,可能仍帶有私下才會展現的黑暗面人性,但這不意謂著他的生命價值要
全盤被否定,我們能越來越體察及領悟到世人皆不完美,這就是人經驗完整
人性的歷程。

若是對整合這些差異或對立面的共存產生困難,這代表我們難以經驗「接納
」和「包容」此類的昇華情感,某些方面也代表接受真實「現實世界」的任
務發生了障礙,無法接受現實世界是客觀的存在。

……

當討好者能真正和世界達成一種平衡,深知不論自己的哪個面貌都可以存在
於世,而世界的光明和黑暗其實也能同時並存,如白天黑夜的輪流運轉,他
內心的和諧(協調性) 才能開始流動。

內心能真正和平、寧靜的人,才能真正的懂得以和平寧靜與這世界相處。
pexels-felipe-cespedes-3029699.jpg  

追逐完美我,實則為低自尊傾向的討好者

……

過度自傲,其實也是一種自卑

某些因素來自成長的環境,特別是原生家庭中,周圍有不斷在數落和挑剔的
大人,以沒完沒了的方式不斷地挑剔他們所認定的錯誤,不論是規矩或是行
為舉止,都有指責和批評不完的事,幾乎到了雞蛋裡挑骨頭的程度。

這樣的大人自認為優越,總以制高點的位置俯瞰周遭的人事物,好像唯有自
己是無瑕疵的,周圍的人都必須要他不斷指正、修理,才能如他這樣完美無
缺。

這種自視甚高的人,當然有他内心的原傷,也有自己害怕面對和接受的一面
,所以只能把所有「不好的」的面向都推到別人身上,用不斷挑剔和否定,
來鞏固自己是「好的、完美的」的理想形象。

自視甚高的人皆有自我中心傾向,有些或許會發展成自戀人格。他們對別人
從未有真心的關懷,他們在乎的是能從別人身上獲得什麼樣的優越感及成就
感。

即使他們看似花時間和力氣在培育或付出,但實則根本不在乎別人是否足以
承受或背負。他們真正在乎的是,這個讓他付出心力的人,有沒有達到成功
,並且可以讓他證明這個成功是來自他的栽培和付出。說到底,他還是在肯
定自己,根本不會有一點肯定給他所培育的人。

在這種自戀父母教養的環境下,孩子不可能培養出健康而穩定的自尊。想想
,父母有滿滿的需求和欲望是證明自己優越或菁英,而身邊的伴侶或親友,
誰能受得了這樣的配合演出,不斷地滿足這種自戀人格者的慾望?

……

【重新思考】

……
習慣接受命令和標準的你,當失去了別人的評價和回應,是
否就無從認同和肯定自己?因此你很害怕失去關係中的別人
,像是一艘船失去了航道,不再有燈塔。然而,這是你的制
約,習慣把關注力依附在他人的身上,以迴避感受和了解自
己,漸漸麻痺及空洞的你,若不試著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建立
與自己的關係,又怎麼可能安心放開緊抓著別人的手呢?           

...................
pexels-julia-mourão-missagia-4217177.jpg  
過度迎合他人,是自我價值的匱乏

……
形成討好的人格,並不屬於人格障礙,更大影響來源是社會文化性的塑造,
包括:男尊女卑觀念、群體壓力、社會比較和家庭教養方式等多因素所造成
的。雖然不構成病態或違常人格,但卻會因為諸多的不健康行為,及隱藏、
壓抑複雜的受苦情緒,而對自我造成傷害。

討好型人格的個體,傾向隱藏自己,重視別人,同時很希望自己能帶給別人
良好的感受,所以常對自己提出包括:給予幫助、溫暖和照顧,或是順應別
人的要求,希望別人能因此感受到快樂滿意,關係能呈現和諧愉快。

常見的現象之一,以討好作為生存姿態的人,不僅會失去底限,甚至根本沒
有設限,他們內在的心理,對於自己重視且在乎的人,無論有沒有親屬血緣
關係,都傾向一種「 We are family」(我們是自己人)的渴求。

這其實反映出時常以過度討好來與人互動、維繫關係的人,在原生家庭裡並
沒有得到被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才會亟欲用各種行為、方法,來向家人或
是其他重要對象表現出自己的盡心盡力,能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確保自己
可以存在於家庭的資格。

我們行動所驅動的方向,通常就是我們内心在乎及渴求的。所以說過度迎合
及在乎他人,是反映出自我價值的匱乏,對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到懷疑且空虛
,因此用為別人服務、重視別人,把別人視為生命裡的重要份子,希望能因
此被他人接受、肯定,反饋存在的價值及重要性。

討好的假象

……

討好,有時候會以一種「捨不得看別人受苦」的反應出現。以為將別人的問
題全部解決,對方就不需要受苦了,然而,那個對於「苦」的反應,往往都
是自己主觀的認定,不是對方真的無法承擔。

……

「捨不得某人受苦」是很複雜的一種情感反應,除了將自己的受苦經驗投射
在對方身上,也呈現一種拯救者姿態,把自己供到必須有能力的位置上。往
往會這樣做的,是從小就必須早熟的孩子,擔負身邊家長的照顧者,長期以
來被剝奪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只能做一個為別人擔負責任的「小大人」。

永遠將他人擺第一的小大人

當「小大人」當久的人,從童年時期就不能好好當小孩,也當不成一個獨立
的成人。他就像永遠都要揹著一個娃娃,既沒有自己的需求、感受,也不能
追求人生想要前進的方向,唯一的人生任務,就是一直揹著別人、照顧家人


……

另外,有些孩子在和手足之間的比較,不論是地位或排行,或是資質及外貌
不及其他兄弟姊妹來的優異,常感受到被冷落與排擠時,也可能發展出討好
的性格,以各種順應父母,勤快地聽命做事,甚至自動自發去解讀父母想要
什麼幫忙,勤勞地去完成,來作為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們期待聽到父母稱許
他們是:「最聽話的」、「最乖的」、「最討人喜愛」,來證明自己在家裡
的重要性和價值感能勝過其他手足,得到父母青睞。

自小成為「照顧者」的小大人,無論是要照顧父母或照顧弟妹,表面上非常
懂事和充滿責任感,好像也很受人依賴,但長期塑造和影響下,「照顧」的
討好特質可能演變成控制型人格,總是不顧一切為人著想,甚至假想別人都
是很無能無力的,若沒有自己挺身而出,生活就會大亂,於是出手干涉、一
手包辦的情況就會不斷發生。

……

【解開心理的迷宮】 重寫自己的生命腳本

……

將「我」真的放進自己心中

如果你心中從未有過自己,思考裡從沒有想過「我」,那麼在關係裡,你會
成了最早遺棄自己的人。一個遺棄、漠視自己的人,等於在告訴別人:「我
不重要、我沒關係,你請便」。你所釋放的訊息,自然會讓人感受到你完全
沒關係、沒意見,甚至是心甘情願地這麼付出。這不就成了很弔詭的處境了
嗎?

你內心真正想獲得的重視和肯定,沒得到,卻換來別人覺得可以任意對你索
求和要求。這當中的個人邏輯,是需要重新思考和修正的,重新編寫新的生
命公式,這是你可以開始為自己做的。

過去曾經是早熟孩子的我們,若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不放棄尋找自己、重新連
結自己,還是可以把自己的内在沒有當夠孩子的心靈認回來,重新當自己内
心的父母,用呵護及同理的方式,自給自足需要的愛的保證和連結

在過程中,培養和自己親近可靠的關係,信任、理解、撫慰、允許和關懷,
陪伴自己去挑戰從未感受過、允許過、體驗過的生活方式,包括聆聽和發覺
自己的渴望和快樂。

並不是要一次全都滿足、或全都不再失落,重要的是允許表達和願意聆聽,
不再如過去一樣,為了成為早熟卻從未真正發展自己的孩子,自我再輕易被
剝奪、壓抑和禁止。

陪自己再長大一次

早熟的孩子,為了順應環境的需要,做一個不被擔憂的孩子,還身兼照顧家
人,因此必須壓抑自己的需求,時常活在「我不重要」、「我沒關係」的缺
乏中。

你若真心陪伴自己把童心重新體驗,自由而不踰矩、開心而不内疚,就能重
新體驗生命的活力和創意,讓自己有機會發展完整及獲得滿足。如此也才能
不會在生命的後段,因為種種的缺失和不甘心,開始想要別人來彌補,像個
老小孩一樣的不再成長,硬撐的、勉強的力氣也不復存在,只想退縮回襁褓
中,做永恆的嬰兒,以無盡的依賴來換取彌補和回報。

生命的成長過程,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和能力,重新對自己做到陪伴與照顧
。解放禁錮的心靈,允許自己完整體驗生命的歷程,學習當自己内在具有愛
且尊重的適當父母。


(本文照片除書封外,皆取自Pexels網站)
(待續)

本書全名:
慣性討好:不再無底限迎合,找回關係自主權的18堂課(讀冊網頁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