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xels-photomix-company-94847.jpg  

關於本書,
請先參考本系列第一篇文[書摘+小感想:父母會傷人(上)


-------------------書摘分隔線-----------------------

9 毋需原諒傷人者】

你可能自問:「康復的第一步難道不是原諒父母嗎?」我的答案是不。這可能
令人驚訝、憤怒、驚慌或不安。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寬恕是獲得醫治的第一步。

事實上,你沒有必要為了讓自己好受點和改變人生而原諒父母。

我當然明白,寬恕可能是你最重視的宗教、性靈、哲學和心理學的原則,如猶
太和基督教認爲「犯錯是人的天性,寬恕則是神聖之舉」。我也知道各類專業
協助機構的專家相信,寬恕不只是獲得內心寧靜的第一步,且是唯一的步驟。
這點我非常不同意。

開業之初,我也堅信原諒傷害你的人(尤其是父母)是醫治過程中很重要的一
步,因此經常鼓勵求診者--其中許多人受過嚴重虐待--原諒殘忍或虐待他
們的父母。此外,許多案主來就診時宣稱已寬恕父母,但是寬恕之後,他們的
精神狀況未見好轉,依舊對自己的觀感惡劣,依舊有精神疾病的症狀。寬恕並
未帶來任何明顯或持續的改善,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的印象更糟。他們常說類似
的話:「也許我還沒有完全原諒。」「牧師說我並沒有眞正寬恕。」或「我難
道就做不出正確的事嗎?」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仔細探究寬恕的念頭,以致開始懷疑寬恕是否「阻礙」而非
「改善」求診者的病情進展。

我終於瞭解寬恕有兩面:「放棄報復的需求」和「赦免要爲罪惡負責的人」。
我不懷疑人必須放棄這些需求,才能獲得平靜。有報復心很正常,但負面的動
機會使你陷入泥淖,不停地幻想以反擊來達成目的;同時會引起挫折和罪惡感
,對你的心理健康有害。儘管報復可能大快人心,但卻會使你與父母的情緒大
亂,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人很難放棄報復的念頭,而這也是一般的反應。

然而,寬恕的另一面就不是那麼清楚了。我覺得無條件免除一個人應負的責任
頗怪,尤其是嚴重虐待無辜的兒童。爲什麼要「原諒」那個恐嚇、毒打,讓你
的童年十分悽慘的父親?你爲什麼要回到陰暗的家,去照顧那個幾乎天天喝得
爛醉如泥的母親?你眞的需要「寬恕」從七歲就強姦你的父親嗎?

我越想越明白,如此一來赦罪太像另一種模式的否認:「如果我原諒你,我們
就可以假裝那些事情並沒有那麼恐怖。」我終於領悟到,原諒的這個層面使許
多人無法繼續好好過日子。

pexels-cottonbro-studio-6753837.jpg  
寬恕的陷阱

寬恕最危險的地方在於除掉你釋放鬱積情緒的能力。你怎能向已經寬恕的父母
,承認你對他們的憤怒?責任只能加在其中一方:往外加在傷害你的人身上,
或往內加在自己身上。總要有人扛起責任,而你很可能原諒父母了,結果卻痛
恨自己,這個交換的代價太大。

我同時注意到,許多求診者衝動地原諒施虐者,以避免在治療過程中碰觸太多
瘡疤。他們相信藉由寬恕,可以找到改善情緒的捷徑。許多受虐者善於「原諒
」、治療半途而廢,結果陷入更深的憂鬱或焦慮。

其中有些求診者緊緊抓住他們的幻想,認爲:「我該做的事就是原諒,這樣傷
痛就能痊癒,屆時將擁有健康的心靈,每個人也都將彼此相愛,經常互相擁抱
,而最後大家一團和氣,皆大歡喜。」求診者常發現寬恕這張空頭支票只會害
他們陷入更痛苦的深淵。有些人只經歷曇花一現的快樂,就失去任何持續的效
果,因爲他們的感受並未改變,與家人的互動也沒有改善。

.........................


你可以寬恕有毒的父母,但應該在做情緒大掃除之後,而不是一開始就先寬恕
。人有必要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發脾氣,和爲從未獲得渴求的親情而哀傷。
他們必須停止否認或低估自己受到的傷害。「原諒就是忘記」往往意味著「假
裝一切都沒有發生」 。

我相信,唯有當父母做一些值得子女不計前嫌的事,寬恕才是恰當之舉。問題
父母,尤其是常虐待子女的父母,必須承認他們做了傷害子女的事並負起責任
,表示願意改正。如果你一廂情願地寬恕父母,他們卻依舊傷害你、否認你的
控訴和感受,且一直責怪你,你將嚴重阻礙自己進行的心理重建工作。如果父
母雙亡或其中一人已過世,你依舊可以修復這傷口,就是透過原諒自己,及拋
棄父母加諸你身上、影響你心理健康的支配力。

就這一點而言,你可能懷疑如果不寬恕父母,一輩子都會存著悲苦和憤怒,這
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你如果很快就寬恕父母,才會一輩子不得安寧。這些
年來,我看見許多這樣的例子:情緒和心靈的平靜來自釋放自己脫離問題父母
的轄制,但不必輕易原諒他們;而且唯有處理過強烈的憤怒和痛苦情緒,並將
一切責任丟還給父母,你才會獲得眞正的釋放。


 
10   我已長大成人?】


問題父母養育出的孩子往往非常需要父母的認可,這使他們無法過自己想過的
生活。這類子女成年後多少都與父母保持親密關係,這是事實,但若詢問:「
你能毫不考慮父母的希望和期待,而擁有自己的想法,行爲和情感嗎?」鮮少
有人能肯定回答:是的。事實上,在健全的家庭中,有點黏的感情是好的,它
有助於創造歸屬感和團結。但即使在健全的家庭,家庭的影響力仍可能過度發
揮。而在問題家庭中,家庭的影響力則鋪天蓋地。

當我向求診者指出,他們可能弄巧成拙地黏著父母時,有些人會覺得尷尬或憎
惡。請記住,這是一般人都有的掙扎。人很少能充分地完全「掌控」人生,絲
毫不需要父母認可。大部分的人身體離開家,感情卻沒有完全脫離原生家庭。

家人關係太親密有兩種類型。第一型牽涉到取悅父母而屈服他們,以致常將父
母的需求和慾望擺在第一位,不顧自己的需求或慾望。第二型正好相反。如果
你尖叫、威脅,或完全與父母疏離,可能一樣是黏著父母。這聽起來似乎矛盾
,但這種行爲將使父母仍對你有莫大的控制力。只要你繼續用那麼強烈的方式
面對他們,就等於賦予權力讓他們煩擾、控制你。
pexels-thirdman-8011887(1).jpg  
.........................


許多鑽研人類行爲的專家認爲,你不可能「讓」任何人產生任何情緒--每個
人都得爲自己「選擇」什麼情緒負責。我相信我們確實會影響週遭人的情緒,
但不等於必須爲解除這些情緒負責。好比當別人傷害你時,你得找方法讓自己
好過一點,當某人傷害你父母時,他們也得負責讓自己的情緒好轉。

假若你做了殘忍的事或咒罵,使母親感到傷心--諸如與她不喜歡的人結婚,
或到別的城市工作——她就得爲自己的情緒找出路。你可以合宜地表示:「
很抱歉讓你難過。」但是你的責任不在於滿足她的情緒。當你爲了母親而忽視
自己的需求時,等於在幫倒忙,危害到的不只是自己,還有你母親。何況你因
此無可避免的憤怒和憎恨,也將危及你與母親的關係。再者如果取悅母親的舉
動失敗,你將有罪惡感和不適感。

當你將人生重大決定的基礎鎖定在父母的情緒上時,將失去自由選擇的機會。
如果父母的情緒老是被你擺在第一位,他們等於是坐在你人生汽車的司機座位
上。

.........................
 

錯誤的信念,痛苦的情緒


自敗陣腳的信念往往導致痛苦的情緒。藉由檢驗情緒,你將明白什麼因素使你
產生信念,以及衍生那些行爲。

大部分的人都認爲,情緒是我們對週遭發生之事的反應。事實上,即使是最極
端的懼怕、快樂或痛苦,都是從若干固有的信念衍生而來。

例如,有一天你非常勇敢地告訴酗酒的父親,只要他喝了酒就不來陪他。他開
始破口大罵你忘恩負義、目無尊長。你有罪惡感,可能是因父親的舉措而產生
,其實那只是一半的事實。在你充斥罪惡感之前,心裡早就有一些信念被挑起
而不自知,可能是「子女不應該向父母頂嘴」或「父親病了,照顧他是我的責
任」。由於你違背這個深植心中的信念,因此產生罪惡感。

當你面臨需要有情緒回應的問題時,家庭的信念就像潛意識的順口溜滑進心裡
。瞭解這些信念老在你產生情緒湧現,不只是有趣的操練且非常管用。

瞭解信念與情緒之間的關係,是邁向停止自敗陣腳之舉的第一步!
pexels-karolina-grabowska-4041333.jpg  

「我什麼感覺也沒有」


所有的人都會對父母產生錯誤的情緒反應。有些人會表露這些情緒,但另一些
人爲了保護自己不受強烈情緒的困擾,而將情緒深埋心底。

你可能童年就學到強烈的訊息,認爲有情緒是不安全的。也許你曾因表露情緒
而遭處罰,或爲了求生存將極痛苦的情緒強壓心底。也許你必須說服自己,你
不在乎或必須向父母證明,他們絲毫影響不了你的情緒。

身爲成人,你也許不易打開情緒庫的活栓,尤其難看出強烈的情緒和你與父母
的關係有何關連。我整本書談的強烈情緒,你可能覺得很生疏。也許你認爲自
己冷靜或麻木,或者相信你沒有任何情緒--你沒有太多的愛或照顧人之心。
若是這樣,你童年時的情緒可能非常強烈,以致長大後需要用極度防衛的方式
來保護自己。

如果你的情緒埋得很深,可利用本書中的情緒清單起頭,開始瞭解你隱藏的情
緒。你也可以試著想像,如果有人與父母的關係和你的一樣,他會有什麼情緒
。許多人發現,沒有接受心理治療,就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情緒。你的情緒並沒
有消失,只是放錯地方,以致被遺忘罷了,有時需要專業的協助才找得回來。
但無論用什麼方法,若不與情緒接觸,就發現不了它。

.........................


洞悉其關連

試著在每一項情緒後面附註原因,請挑選第一份問題中的信念爲原因。這份問
卷可以幫助你更瞭解自己在父母關係中出現的反應,例如:在「做了令父母傷
心的事時,我會有罪惡感」後面附加「因爲我不應該做或說會使父母傷心的事
」;在「發現父母對我感到失望,我會很難過」後面附加「因爲讓父母快樂是
我的責任」;在「生父母的氣讓我感到害怕」後面附加「如果我和父母針鋒相
對,將會永遠失去他們」。

一旦開始做這類連結,你可能很驚訝地發現,自己有許多情緒都是根植於信念
。這個練習非常重要 一旦瞭解根源,你就能開始控制這些情緒。


你在做什麼?

信念衍生規矩,情緒則使你遵守這些規矩,以致產生行爲。如果你想改變行爲
,就必須透過一視同仁的方式改變信念和情緒,以便改變規矩。

當你確認行爲是信念和情緒的結果時,有些行爲就會更有意義。


(待續)

 (本文照片皆取自Pexels網站)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本書簡介:(讀冊網頁

父母會傷人
Toxic Parents:Overcoming Their Hurtful Legacy and Reclaiming Your Life

作者:蘇珊.佛渥德、克雷格‧巴克

譯者:楊淑智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03-05-01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