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xels-petr-ganaj-4032590.jpg   
關於本書,
請先參考本系列第一篇文[寫在「割斷臍帶做大人」的書摘文之前]。


-------------------書摘分隔線-----------------------

第五章  無上的權威

……

專制父親的特徵

所謂專制的父親,我們應該對他做一個清楚的界定,以免和只是強壯有力的父
親相混淆。後者會要求子女達到某些標準,積極地指導他們,並施以必要的訓
練。至於專制的父親,他的特點是:他自以爲擁有你。對專制的父親來説,
如果你是他的子女,你就是他的財產。


……

…他相信,世上沒有人可以信任。他擺明了不信任你所喜歡的,而且你最好也
不要信任別人--因爲信任別人是一種天眞的行爲,而天眞的人注定倒霉。

世人皆不可信任。活在這樣的世間,爲了要獲得一份安全感,專制父親可能會
採取貶抑的手段,施之於地位低於他的人,譬如說,作爲他子女的你。(「你
這樣三心二意,是絕對成不了大事的。」「可笑的念頭,要你就去吧!」)
抑是技巧,他所傳達的訊息是不要你長大。

戒律

……

如果你父親在DDI中得分甚高,你就會知道,他的話,陪着你長大的那些話,
已經共同構成一組簡明的戒律,如同耶和華將十戒燒灼在石版上一樣,烙在你
的大腦半球。這組戒律大致上是這樣子的:

I            我是你父親,沒有比我更大的。
II     當照我的話行。
III      我的需要和便利應列爲第一優先。
IV   你必須尊敬我,感激我。
V      遵循規則,否則···。

此處「否則〔如何〕」因子女的年齡而異:「否則我就--給你一巴掌,叫你吃
不消,不再跟你講話,把你關在房間裏,不再給你零用錢,把你攆出去,跟你
斷絕關係等等。」而戒律本身則通常保持不變。也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戒律
的刻痕會變淡,但很難完成消除。

如果你有或曾經有一個專制的父親,你應該省察的,不止是你們之間的歌與舞
,還有他對你與他人交往的方式或處世態度的影響。基本上,你的生活態度決
定於你的選擇--與他對抗,屈服於他,抑或跟他合作。

……
pexels-monstera-production-7139452.jpg  
王座上的小男孩

如果終止歌與舞的第一步,一如往常,是辨認父母內心的小孩;那麼,面對一
個面相莊嚴,長年以來高居權位的成年男人,你如何去辨認他心中的小孩呢?

……

父親在心目中的形象遽然改變,而這就是了解專制父親的關鍵,也是開始有效
地面對他的契機。因爲形象改變的當兒,我們清楚看到,我們所面對的是隱藏
在一切威嚇背後,父親內心的小男孩。突然,他不再可怕了。那只是一個小男
孩,斜倚在王座的一角,王冠大得覆蓋到他眼睛,右手緊抓着一輪紙風車,尖
聲大叫:「記住誰是這裏的老大。」

無可否認地,你很難容許自己去正視你權威型父親内心的小孩,或他的任何弱
點。因爲,你自己也渴望將他看成一個強人。只有避免他和你自己看到他的弱
點,只有將他看作強者,你才覺得安全;即使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力量是對
你不利的。有一名少婦淚汪汪地告訴我,她受不了父親的專制。但有一次面臨
困境,父親竟喪失了勇氣,突然之間變成一個笨拙、害怕、無能的小男孩。她
可以感覺到,她是多麼渴望父親恢復他原來暴虐的角色。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但如果你敢去正視那小男孩,你就可能知道(也許帶着同情的了解):到底是
什麼原因,使得一個成年人,經常是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男人,非把子女看
作財產不可?爲何他一定要發佈如此幼稚,如此自私的規定和戒律?長久以來
,他是否被寵壞了?或者他覺得不被重視,因此他必須大吼大叫,以引起注意
?他欺凌別人,是否爲了肯定自己?!

一旦你看到父親内心不安的、受挫的、憤怒的小男孩,或許你的反應就可以更
符合事實。你不見得會因此而輕視他,或不尊敬他。說不定你會更喜歡他,因
爲你已比較完整地看到他的人性。這也不表示你不需再重視他的力量;因爲,
卽是他帶有小孩子的成份,畢竟他人生的歷練較多,他仍擁有某種威望--經驗
、智慧、金錢、地位和知識。如果你發現,你内心的小孩所畏懼的是另一個小
孩,那麼你的「小孩」沒有理由應付不了他的「小孩」。而只要你的「小孩」
無懼地面對他揮舞着拳頭的「小孩」,作爲成人的你就能夠開始自己的路程。
pexels-kawaiiart-1767434.jpg  
成爲你自己的權威

……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哈爾感覺到,也傳達出他應有的自主權。他沒有陷入激烈
的抗爭---那只是另一種歌與舞,說明他所需要的並非自由,而是父親的降書。
他沒有向父親乞求,或跟他協商,彷彿他的自主權是父親可以恩賜或扣押的東
西。並且他沒有爲了脫離父親的控制,而自我毁傷,那只會招致父親的再度插
足。他只是在與自己的需求和目標有關的事項上,變成自己的決定者和權威。

像哈爾所遇到的屈服型的歌與舞,有時候是比反抗型更易處理。如果你父親是
個跋扈的獨夫,你可能覺得,讓他在任何一樁小事上贏得勝利,你都會失去一
切。你覺得,你決不能承認他的力量,也決不能接受他的任何建議。讓他獲得
任何程度的勝利,都會使你再度陷於幼年無助、屈辱的感受;於是你必須步步
爲營,杜絕這種可能性。

……

當克雷格眞地體會到,跟父親作對的是他內心的小孩,他所恨的則是父親内心
的小孩,他覺得自己持續的敵意已毫無道理。因爲,事實上父親再也無法傷害
他。即使父親想控制他,克雷格現在已長大成人,有能力輕易應付父親的專橫
。此外,在男人對男人的平等基礎上,克雷格能夠欣賞父親的許多可貴之處。
於是原先他只能以理智去認識的某些事情,他現在已能眞切地感覺到。

……

丹妮在網球場上的發現,變成日後她改變父女關係的出發點。她發現,如果她
繼續附庸型的歌與舞,她將無法享有自己獨立的能力。而如果她掙扎着要擊敗
父親内心獨裁的小孩,她也無法獲得自由。因爲這兩種方式都是以父親爲中心
的。於是她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感受、力量和體驗,並以平等的地位與父親
分享這份體驗。她第一次獲勝時,父親相當懊惱(他不再能說「妳還得努力一
段長時間,才能打敗妳老頭」);同樣地 他一開始也無法忍受女兒對待自己
的新態度。但是,很快地,他開始欣賞她無拘無束的率直表現。

無論是哈爾明確的獨立宣言,或是克雷格以朋友之誼(甚至是父母之情)對待
父親内心專橫的小孩,抑或丹妮平等地與父親分享她的體驗,他們都終止了一
支漫長的歌與舞。這是一個開端,朝向新的人際關係。

無論是那一種型態的歌與舞,一旦你將它終止,如果你父親無法改變他獨夫的
角色,也許就只有跟你斷絕關係。但也許他會極不情願地給你應有的尊重。也
許,他甚至會欣賞你自主的型態,因爲這是一種迷人的人格特質。

改變是需要冒險的,
但何不想想其中美好的可能性?



本書全名:
割斷臍帶做大人:孝順父母,也勇敢地創造自我
原文書名:
Cutting Loose: An Adult's Guide to Coming to Terms with Your Parents
原文作者: Howard M. Halpern
譯者: 廖立文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08/16

 

(本文照片皆取自Pexels網站)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