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關於閱讀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是最近試讀完的小說,
作者有川浩是【飛特族 買個家】(打工族買房記)的原著小說作者,
我因為很喜歡這部日劇,於是也對她的這部新作有不小的期待。
小說版【阪急電車】確實不負所望,
讓我度過了一段溫情而愉悅的閱讀時光。
有川浩的筆調平易近人,完全沒有矯飾厚重的詞藻,
一段段電車乘客的人生故事,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這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小書。
所謂小書,不是它的尺寸小,也不是它的內容少;
而是,相對於文學作品描繪了許多關於人性與生命的重量,
或是陳述理論思想的書籍承載了許多更加沈重的思考厚度,
我覺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輕盈溫潤。
雖然輕盈,然則並非淺薄,
甚且還有一種讓人在放鬆之餘得到療癒的溫暖色調,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戰爭與和平?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的鉅著?
這年頭還有誰會看這種兩個磚頭厚度、
超過一千五百頁的大部頭小說啊?!
當然不是我!現在的我以休息放鬆為要,我當然沒辦法!
嗯~是我台中的一群朋友們加上火星人,
八個平均年齡超過四十很多歲的人,
花了很長的時間,各自在工作餘暇孜孜不倦,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這本書是西西1992年的作品,
說的是她1989年罹患乳癌後的治療和心路歷程。
我曾是西西非常忠實的讀者,在大約二十多年前。
後來,並不是因為不再喜歡了,但也忘了為什麼,
總之就是很少再閱讀她的小說。
當時,我就是停在這本書之前。
所以我一直知道她寫了這本書,以為一整本裡只有一些篇章是談這個病,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他的琴聲有點刺耳,有些段落不熟,還在摸索,
但和上回一樣,聽得出來不是生手。
他一定曾在某個地方認真拜師學琴。
........
他像學生一樣認真,對每個從身邊走過的人視若無睹。
沒錯,他在練琴。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知道這個故事是在大約三年前,當時還沒出書,
只是一個不定時出現在洛杉磯時報上的系列報導。
因為故事裡有個小小相關的人物是我表弟,
我從他的爸爸、我的舅舅口中得知這個很傳奇的故事時,
還很好奇地上去洛杉磯時報網站搜尋相關文章來看。
基於新聞人的直覺,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故事,
當時還曾經向主管推薦過這則新聞,企圖讓這個系列報導登上版面。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尤其對於看日劇超過二十年的我而言,
這本書裡有許多我從日劇裡看到的日本生活文化或社會現象的解答。
例如,為什麼NHK每年除夕那天的歌唱大賽是「紅白」大戰?
還有,我一直很不解為什麼在日本一般家庭(即使是西式裝潢)裡,
衛、浴是分開的?這背後的文化意涵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茂呂美耶用很深入淺出的文字,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原來這部日劇有原著啊~~這是我收到朋友的試讀邀請時第一個反應!
所以我是先知道有這部日劇,然後才知道有這本原著的。
因為很好奇這種原著與影像改編之間的變化關係,
也因為是朋友邀請,
於是我就在其實連日劇的內容在演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況下,
也對這本書呈現完全空白的印象下,開始了試讀這本書的工作。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Code Blue 心得還在難產中....嗚嗚~~好想躺在地上打滾喔~~
     就先拿這篇有點打混的抄書筆記墊檔囉~~囧)

前一陣子看完這本書。
全書就是一個台灣家庭因為工作移居芬蘭後,
媽媽用心觀察孩子們受教育的環境、親身採訪芬蘭各地學校、師長的實錄。
內容非常樸實無華,很忠實地呈現芬蘭這幾年的基礎教育理念與落實現況。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這本小說是法國女性主義作家貝努娃特.葛胡在八十六高齡時寫下的作品!
書中她以犀利慧黠的觀點和文采,寫出從她這個年紀所見,
關於老人的心情種種。
書裡她以三名分別為八十、七十、六十歲的女性心境為描寫主軸,
透過她們三人的工作、婚姻、愛情和價值觀,
道出了面對老年這件事有多麼殘酷,然而即使如此還是要積極而且樂觀以對。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前些日子看完一本談日本文化創意的書--「創意@東京」。
主要是從當前文化與消費行為來看日本人細膩的分眾創意。
每篇文章都很輕薄短小,
讀來不費什麼腦力但也得到許多知識,還有日本新的消費資訊,
對於想去日本旅遊或想了解日本消費文化的人來說,應該頗有幫助。
不過,我這篇要談的只是這本書裡的其中一小篇文章而已。

這篇文章的標題很簡單,就是「文化系女子」。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最近剛看完這本書。
本來只是想多了解一點日本文化才買的,並沒有期待太多。
結果我從書中看到了許多美╱日文化呈現在日常生活各層面的差異和比較,
全書透過語言表達、風俗文化、禮節儀式、性別待遇、家庭學校等不同面向,
將作者在這兩地生活多年所體會到的經歷和感受做了很生動也很豐富的分析。
尤其在談到家人對自己心理的影響時,
作者森京子的敏銳觀察和坦率直接的批評,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一口氣看完唯川惠的另一部小說「永遠的途中」。
這本小說完成於2003年,與前作「越過她的肩,看見戀人」一樣,
節奏明快俐落,非常順眼易讀,所以我只用一個下午就將整本小說看完。
但這不表示這是一本只能用來打發時間、不費腦筋的閒書,
唯川惠用她一貫銳利精準的文筆,三兩句話就完整而清楚地點出主題,
所以才能成就這本雖然看起來輕薄短小,
但其實讓人看完餘韻不斷、發人深省的作品!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這是一篇我其實很想寫、但又很害怕寫的讀後心得 --
日本作家重松清的小說「在那天來臨前」。
從書名就可以知道,這本書講述的是人在面對死亡這件事時的心境!
其實早在兩週前,這本書我就已經看完了,
也早已決定要好好寫篇心得。
因為這真的是一本值得細細欣賞、用真心去面對的書籍。
但,就像我看這本書時,因為心情太受影響而只好斷斷續續地看一樣,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