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35962195821171250.jpg  
有時候,看這些心理相關書籍,
即便有些概念是重複出現的,
但對我而言,都是一次一次的提醒和複習。

這本書也是如此~
很喜歡蘇絢慧的書,她並不是用一個個案主的故事來說明心理學的概念;
而比較像是站在故事彼端,
告訴你她自己走過的體驗、的思考,
以及她體悟出來的種種想法。

我相信這本書有很多她自己的過往經驗在裡面,
她也不避諱地告訴你,對,她以前就是這樣被對待的;
但是她也告訴你,
她走過來了~雖然很辛苦,但她做到了~
然後,你也可以。
我也可以~~
pexels-pok-rie-239659.jpg  
-------------書摘分隔線----------------

其實,你有沒有注意到,是你選擇了要在乎的對象,也是你選擇了要關注那
些對你不以為然的人。

如果,你的內在沒有設定那個程式,這些人又怎麼會如此觸動你的情緒,引發
你的反應?

所以,別再拚命追逐與滿足對方,而是停下來,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眞心地問
:「你做得不夠嗎?你不盡力嗎?你難道不覺得累,不覺得辛酸嗎?」

然後接著問自己:「你的感覺不重要嗎?」「你難道不値得被善待嗎?」

對自己能保持關愛的情感,我們才能在內心對自己有了慈悲,有了友善的連結
。  

如果對自己不聞不問,一遇到他人不滿意的反應,恐懼不安就立刻鋪天蓋地,
讓我們忙亂迷失,那麼,情緒的風暴必然反覆吹襲,使我們失去方向,混亂得
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你可以這麼做  把心中那些「過去的人」請出去

如果,你緊抓著早年「失敗」的記憶,接下來,人生將會自動化地「失敗」,
如此才符合你對自己的認定與設定。  

當你無條件地相信自己時,「相信」會回饋給你力量,推你一把,使你往實現
自我的方向行動。  

然而,爲什麼相信自己這麼難呢?因爲那是我們人生早年生活裡非常缺乏的經
驗。早年(特別是五歲前)所經歷的生活經驗,我們幾乎不會有任何懷疑,無
法透過個體的篩選,決定我們要什麼經驗,不要什麼經驗。這一切都受到個體
的家庭環境和教養方式影響。
pexels-pixabay-258109.jpg  
如果早年生活環境充滿負向語言和負向的情緒,像是不斷以嫌棄或指責的態度
,對個體的情緒反應、想法和行爲,表現出批評和辱罵,以一種洗腦式的方式
要孩子接收「你不好」「你很笨」「你很煩」「你問題很多」「你很壞」……
孩子就會不加思索(無法有分辨能力)地全盤接收,並且深信不疑。

儘管後來,成長過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讓個體知道,他其實不是一無是處,有
天賦優勢或是很棒的能力,但他的早年生命經驗,會難以鬆動地說服他:「你
不好」「你很笨」「你很煩」「你問題很多」「你很壞」,更可能使他變本加
厲地認定自己:「沒資格」「沒能力」「沒價値」。

你要覺察,你是如何持續地認同過去那些傷害你、辱罵你、貶抑你的人,持續
讓那些「過去的人」掌控你的生命,掌握最大的權威。他們始終在你的心中,
無法被你「請」出去,你如此習慣地授予他們絕對權威,接受他們言語及對待
的方式,支配、恐嚇、威脅甚至辱罵你。除了在心中壓抑所有的不甘心及憤怒
,扭曲成委屈和受害情緒,你絲毫不敢也不認爲,你才是自己生命的權威,才
是生命的主人,而非他人的奴婢或僕人。

請還給自己生命的權威和主人身分。拿回你對自己的認同和承擔,你才能眞
正的「是自己」,實踐你想要的生命景象。

.......................

試著想想,長期的委屈、孤單,還有挫折、憤怒,不正是來自體會不到任何好
意嗎?然而,他人的一句:「你不能……你不可以……」可以讓我們聽到否定
及批評,卻也可以讓我們聽到關懷及擔心。

或許,他人所呈現出的行爲,不是我們認知裡的「好意」,但就他的立場和位
置所看出的角度,有沒有他心裡多少存在的「好意」?  
pexels-oleksandr-pidvalnyi-345522.jpg  
好意,並不一定完全照著我們所期待的方式呈現。如果單看行爲來判斷,恐
怕沒有「完美的好意」。要感受的,是對方的心意,是對方所傳遞的溫暖之情
,和爲你付出的一份關切。 


在這世上,沒有人有義務滿足我們的期待,即使是父母親,也無法完全照著我
們理想中的樣版給予我們所要的對待和照顧。

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有生命歷史的個體。他的用語、他的性格、他
的習性、他的經歷,都在呈現他自己。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或世界,都如我認爲的「應該怎麼對我」。你只能看見在他
的能力範圍內,在他有限的知識和資源內,對你做了什麼,又爲何選擇這麼做


如果你好好感受他人在什麼樣的能力範圍和條件下,才會有眼前的舉止和決定
,並給他一點關切或幫助,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開始感謝,同時能體會到自己
正在被「善待」,被「看見」,甚至是被「支持」。  

然後,停止再轉頭回看那些過往的委屈和憤恨。

那些委屈和憤恨,有它們過去存在的理由和原因,但那是過去的時空所經
歷的。請容許如今這個時空,可以有這個時空的經驗及發現。
這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

若你執意當個好人,渴求「好人」的評價,或許你要深入看看自己,在要求自
己當好人的背後,有多少恐懼,是來自於你害怕被否定,也害怕被挑剔、指責
?而這些恐懼,又有多少正是來自你童年時期所遭遇的否定及排拒?或是批評

pexels-pixabay-459301.jpg  
面對童年遭受的排拒之傷,眞正接納了自己,你才可能還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權
利及自由。

每個人,都値得擁有眞正的自己,也都擁有自由權利和意志,當你充分體認自
己的權利,也承擔自己生命的責任,那麼,你的價値與評價,就不再由他人來
決定。

.......................

不讓過去的記憶決定現在的反應

.......................

後來,我才明白,是我先不認同我自己,才會拚了命地追求他人的認同

.......................

當你能眞正感受到,對自己所認同的,不需要抱歉、遮掩,也不覺得虧欠誰,
你才是眞正開始了「做自己」的第一步。

.......................

你可以這麼做 看清楚罪咎的現實真相

罪惡感並不那麼容易化解。

易於背負罪惡感的人,往往是對愛有極度渴望的人。因爲強烈渴望愛,卻發現
能夠給他愛的對象始終不關注他,甚至將許多生命的問題怪罪於他,爲了不失
去這能夠給予愛的對象,於是,他要自己背負能讓愛的對象獲得快樂的責任。

這個對象所遇到的任何問題、任何需求,他都要自己義無反顧配合,完全不考
慮到自己,只要這個對象要他做的,他都努力達成。  
pexels-kat-smith-545313.jpg  
雖然表面上,他竭盡所能滿足對方要求,但深層的內在裡,卻有自己對愛的渴
求和期盼。他希望自己就是那個無論如何都能被愛著、不被遺棄的小孩。爲了
成爲這個被愛的孩子,他要自己成爲盡責、滿足大人需要的孩子,好讓自己的
存在,是被肯定、被讚許的。  

然而,不知不覺中,他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是什麼。他只知道,不照著做,就會被否定;不提供滿足,就是失責、沒
有用。

想從這種氾濫的罪惡感中脫困,你必須要有「接觸現實」的能力,包括具現實
感的存在能力。你需要了解,何謂「罪惡」?是法律上認定的罪惡,還是道德
倫理上的罪惡,又或者是家庭文化裡價値判斷下的罪惡?  

你需要好好爲自己思考「罪惡」的定義,而不是任憑他人歸咎怪罪,你就承受
指責、產生愧疚。

你更要仔細檢視,許多人怪罪於你,並非眞的是你做了什麼,也並不見得是你
一手所造成的失誤。許多人對你的歸咎,是來自他逃避負責、拒絕承擔,而他
龐大的痛苦及受害情緒,需要找個人來當怪罪的發洩出口。於是,你被視爲「
代罪羔羊」,成爲強烈仇恨情緒與混亂情感的被害者。

.......................

生命邁向成年,意味著比孩童時代能有更多理解力,能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理
解過去的事件,給予這些事件新的認識,新的意義。  

.......................

這種種反應,都來自於我們小時候經歷非常多情感上的拒絕。
pexels-nicollazzi-xiong-668353(1).jpg  
在對親子依戀情感有所需求的年紀,我們需要從依戀的重要對象(通常是父親
、母親)得到我們需要的愛和呵護,透過像是擁抱、依偎、牽手、親吻臉頰等
等行爲,來感受到父母親對我們親密與愛的需求的回應。同時,共同參與並經
驗屬於彼此的情感流動歷程。從這些過程中,不僅能累積親密感和信任感,同
時也立下了未來能向親密伴侶表達親密、感受親密的重要基礎。

反之,如果我們對父母親表達了情感需求,及想要親近的行爲,擁抱、依偎、
親吻、牽手時,卻是被嘲笑、推拒、斥責,甚至攻擊,那會在幼年我們的心中
,留下關係親密的恐懼及挫折,有時候還會留下驚嚇。

.......................

你可以這麼做 練習時時與自己「連線」

有能力回應自己撒嬌需求,你才能在內在眞正有了照顧自己的能力,穩當地與
自己靠近,整合好自己。

如果你不允許自己經驗情感的需要,就無法及時即刻與自己連線,也無法即時
回應、照顧自己。

一個人如果不允許自己經歷眞實的情感歷程,那大多是來自嬰幼兒時期缺乏愛
和撫慰的經驗。缺乏被撫觸,也鮮少得到情感的反映(透過主要照顧者對孩子
內在經驗的同理回映)。那麼,在事件歷程中的你,就無從透過主要照顧者的
情感反映(像鏡子一樣映照出內在感受),知道自己的經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也就無法因此貼近自己。

如果這是你幼年的成長情境,你在長大後,就會出現一種現象,很難貼近自己
的感受,也無從深刻的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怎麼一回事。甚至會出現某些情況,
像是當你想要好好感覺你自己時,卻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隔閡距離,或是產
生空洞、無感的反應。也就是,你很難眞正了解「自我覺察」是怎麼一回事,
無法了解自己的內在活動,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種茫然,空洞的感覺,讓你無從表達自己,也無從敘述出內在的經歷和反應
。你可能有種說不出的不安和焦躁感,但你還是不確定自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pexels-chris-larson-428062.jpg  
如果,我們想要開始感覺到自己,那麼所謂的自己,就是你會有獨立的思考、
獨立的情緒感受、獨立的行動決定,時常反觀和覺察自己在動的念頭,在產生
的情緒,在企圖進行的行爲,你才能開始了解「自己」怎麼了。  

越能覺察自己正在發生什麼情緒,越能知覺到此時此(刻?)的自己,正在受
什麼刺激,正在反應什麼內在歷程,我們就能透過這些辨識與覺察,及時給予
自己關照和回應。而不會只是如過去的遭遇一樣,只要有感受、有情緒,就被
斥責、嘲笑、辱罵,或被冷漠無情對待。

不需要再把情感的表露,視爲一種可恥或是不道德的事,而加以壓抑、禁止。
我們可以對情緒歷程有更多耐心和涵容,但重要的是,陪伴著自己理解自己的
情感需要,當自己感受到自己不OK時,不再很快內疚或自貶,而是接納自己有
所衝擊,有情緒起伏。當自己經歷到情感的失落與脆弱時,接受這是人之常情
,只要是人,都會需要安慰。

.......................

一個人與世界的關係,若是不和諧,他與自己的內在關係,也不會是協調的。
當他覺得被世界壓迫欺負,他會因此覺得受害,接著開始同情自己或厭惡自己
。無論是同情自己,或厭惡自己,都將使內在形成兩股勢力,分裂成好多不同
的我,來指責自己,或憐憫自己。

如果,我們可以接受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屬於它的樣貌,不論我們喜不喜歡,都
是這世界的一部分。同時,接受這世界的種種景象或情境,提供我們一面鏡子
,鏡射反饋給我們所認識或還不認識的自己,從中得到更多自我發現及自我探
索。
pexels-rakicevic-nenad-1274260.jpg  
那麼,所有發生過的事件、情境,就會有一個有價値的意義,讓你懂得看見自
己,發展自己,並成爲眞正的自己。

所以,不要因爲這世界發生了不好的事,對你產生了傷害和逼迫,而反過來傷
害自己。也停止在已經很難承受的情況下,給自己更多不合理的要求和指責。

有時候,混亂和失控,是為了找回新的秩序,建立新的結構。所以,找回
自己的平和,陪伴自己走過生命裡,那些不容易經歷的時刻。

人生的歷程,不會總讓你快樂和愉悅,也不是永遠都能滿足你所渴求的願望。
更多時候,人生其實充滿各式各樣的難題,讓人掙扎而矛盾,也讓人挫折而迷
惘。許多時候,我們或許都不是眞的明白,究竟爲何那些人、那些事,要存在
我們的生命中,莫名其妙地帶來許多破壞和傷害?  

但是,即使再不明白,也無法找到眞正的答案。那些亂七八糟、狗屁倒灶的情
況,也還是自顧自地發生、演變。無論如何,你還是要願意沉住氣,保守你的
心,溫柔地對待自己。因爲唯有我們內心可以對自己柔軟,可以以愛接納自己
,我們的內在才不會經歷四分五裂的衝擊,而支離破碎。

所以,與其要人生總是保持堅強,來面對所有混亂、充滿壓力的時刻,更重要
的是,對自己要有一份情感,願意以溫柔支持自己、善待自己。

讓別人就只是「別人」,不是決定你生命是否平穩的那個人。讓你自己,
帶著意識,開始學習將自己視為一個練習愛的對象。唯有你內心有溫柔及
愛了,你的世界,也才開始會發生溫柔及愛。

.......................

所以-
以涵容,接納別人對你的失望

你若不敢讓人失望,你就難以做眞實的自己。因爲這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
要求你、期待你的人。

甚至在你身邊最親近的人,更是毫不猶豫地認定你應該如何滿足他。
pexels-ayman-zaki-8029910.jpg  
如果,你害怕那失望的眼神,難以分辨那份失望是否眞的來自你的失責,你就
會無法逃脫地陷落在自責與罪惡感的深淵,盡一切力氣想要滿足對方,讓對方
不再顯露出否定與失望,以此來迴避心中害怕被討厭、被排除的恐懼。  

「能夠」讓人失望、坦承讓人失望,接受他人的失望,是宣告自己分化與
獨立的重要歷程。也才能真正的認清自己的責任,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及承
擔。

如果,你盡一切的力氣,爲了他人的認可而去討好,你終有一刻會陷入迷茫,
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沒有了這些要求和控制後,你眞正想望的,會是什
麼?

你無法決定他人到底要不要對你失望,無論他們使用多大的指控或訓誡,來威
脅你。你眞正要做的努力是,別讓自己對你,失望。

當你可以把別人的失望,還給別人,你才能眞正開始,擁有自己,擁有自己要
的人生。  

同時,你也要能夠接受,涵容他人讓你感到的「失望」。

如果你也不願意認回「失望」是你的,你就無法承認,需要照顧及療傷的,是
自己的心,自己的難受。

於是,爲了否認你的失望,爲了除去你的失望所帶來的不舒服感受,你抗議,
怪罪那令你失望的對象,試圖要扭轉失望的感受或結局,卻遲遲難以承認自己
失望。

認回自己的失望。

當你能承認,失望是「你」的情緒,需要由你安慰自己,爲自己的失望,給予
自己一點空間傷心,也給予自己一些空間生氣。然後你調整了自己,明白自己
的失望,正在告訴你,或許要改變方法,也許要改變方向,也許,你還需要摸
索自己眞正要改變或表達的是什麼。

你越能接受失望的存在,就越能重新找到自己,重新帶自己再出發。

你能不再因爲抗拒失望的發生,拒絕承認自己的失望,你才能越容易接納自己
,放開掙扎拉扯,重新牽住自己的手,帶自己再次創造,再去嘗試。
pexels-nikolaeva-nastia-8698151.jpg  
.......................

當你能承認眞實的自己,不是帶著罪惡感,不是帶著自責,不是帶著批判,或
是一堆不知從哪裡來的評價,拚命反駁自己、標籤自己時,你便已經可以開始
好好做自已了。

美國《犯罪心理》影集中,某探員面對另一探員的某些行爲時(他們關係很親
近),總會說:「有時候,你眞的很討厭。」而被說很討厭的探員,也只是聳
聳肩、挑挑眉,沒有自尊受傷的反應。我想這就是健康的人際關係,健康的人
我互動了。

每個人內在的眞實感覺,不會被解釋爲對另一個人的傷害,不會被指責:「你
那樣說,很傷人。」而是確知,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經驗,
有自己性格,也有自己某些習慣,和爲人處事的方式。

如果我們沒有成熟的人格,足以尊重他人與我的不同,也無法尊重他人有自己
生命的展現,我們就無法接納別人可以是「他自己」,當然也難以接受,我可
以做自已。

最後,我要說的是,「做完整的自己」的課題及歷程,是眞實的人生經驗。沒
有標準作業手冊,而是由每個人眞實去經驗,勇敢去創造的。

 

(本文除書封外,其餘照片皆取自Pexels網站)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本書全名:

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讀冊網頁

作者:蘇絢慧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16-05-01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