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exels-александр-10165444.jpg  
關於本書,
請先參考本系列第一篇文[寫在「割斷臍帶做大人」的書摘文之前]。


-------------------書摘分隔線-----------------------

第二章 訊息與束縛

爲人父母者,都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成爲一個強壯、獨立而能幹的人。
然而爲人父母的也都希望,他們的孩子仍然柔弱、需要照顧。這兩種希望的力
量,彼此間可以有相當不同的消長。但如果後者居於優勢,你就會面臨嚴重的
困擾。爲了要你順從「不許長大」的希望,而施加在你身上的壓力,恐怕是很
難抗拒的。

前一種希望,是不需多加解釋的,因爲那就是爲人父母的意義。整個動物王國
的父母,都在訓練後代獨立生存的能力,然後就毫不容情地突然將他們推出巢
穴。Khalil Gibran 曾將父母比喩作弓,將子女比喩作箭。

後一種希望,則需要費一番口舌來解釋,因爲它違背了生物學上父母所以生養
的道理。對個中原因,我們可以了解得比較清楚,如果有這樣的認識:父母要
孩子長大獨立的希求,是來自他們爲人父母成熟的一面;而父母要孩子仍然依
附在身邊的希求,則來自他們內心隱藏的小孩。

進退維谷

作父母的,並不因爲內心的小孩希望子女安全地留在身邊,就是「壞」父母。
我們內心都隱藏着一個小孩,要求每個人都根據他成熟一面的認知,把子女拋
擲出去,就太過份了。佔有並保持原狀,是人性基本的要求;我們只能希望做
父母的儘可能選擇成熟的一面,支持孩子成長。但就本書的目的而言,我們必
須對父母内心的小孩仔細端詳一番,並追查他們某些作法的原因。我們可能會
看到一個小女孩或小男孩,他或者纏着人不放,深怕被遺棄了;他或者缺乏安
全感,緊緊抓着一種複雜的權威感,把孩子留在身邊,彷彿他們是溫暖的毛毯
或玩具熊;他或者仍然聽從自己父母「不許長大」的命令。父母幼稚的一面和
成熟的一面,用同一張嘴發言,也同樣帶着身爲父母的權威。這兩種成份有時
會融合爲一,互相掩飾,互相辯解,而仍然出之於一個完整的人格。其結果是
某種雙重訊息,親子雙方都沒有察覺,而孩子則陷於困惑之中。

有時父母內心互相衝突的成份提出互相衝突的要求,於是父母的雙重訊息就將
孩子置於雙重束縛之中--如果他們遵從其中一個訊息,就會違背另一項訊息。
這是一種「左右不是人」的處境。本書將最普遍,也最重要的雙重訊息說成「
願你長大成人」和「不許長大」的對立,而後一種訊息通常以前一種作爲掩飾


雙重束縛最常見的形式之一是:「我希望你能夠自立,因此,照我的話做。」
當父母強要生病的孩子服藥,或盯着孩子,防止他們闖到馬路上危險的地方,
他們的出發點可能只是對孩子的愛護和慮及後果的成熟判斷。可是對某一名青
年,當他的父母說:「我希望你去爭取最好的前途,我忍受得了寂寞。」話中
就顯然含有兩種訊息:其一代表成熟的父母,知道後代獨立與茁壯的需求;另
一則出自内心的小孩,深怕分離和被遺棄,企圖使用激起罪疚感的策略,來壓
抑子女分離的願望。作孩子的,接收到雙重訊息--「去爭取最好的前途」和「
如果你眞的這樣做,就會使我承受難以忍受的孤獨」--之後,就陷於雙重束縛
之中。如果他去追求自己的前程,就會傷害到父母;如果他放棄自己的夢想,
他就不會使父母傷心和憤怒,也不會內心自疚--但是,他卻可能因此而使自己
承受到讓步所帶來的挫折感和沮喪,並且還要承受父母成熟的一面對他投來失
望的眼光。
pexels-kaichieh-chan-8495982.jpg  
……

許多雙重訊息採取激起子女自疚感的策略,作爲表達方式。也有許多雙重訊息
,以貶抑作爲主題,想傷害子女自足的感覺,使他們永遠顛躓於行。「你的成
績不錯,但你應該可以做得更好」,這是句父母常說的話。它或許是一句符合
事實的評語,但它更可能是兼含贊許與貶抑之意的雙重訊息。

……

下面這兩段對話的說話人是一位母親和她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他們住在一起

母親:幫我個忙,替我把這份清單謄清。
女兒:你爲什麼不自己動手?
母親:你知道,你做得比我好。
在同一個禮拜裏,又有下面這段談話。
母親:好累,今天我把你那堆衣服全洗了。
女兒:爲什麼不留給我呢?
母親:傻話,我在家呀!
這一類型的雙重訊息,特別令人迷惑。除了後面這段談話裏含有明顯的雙重束
縛(「我好累」--「我在家呀」)外,這兩段談話之間,也透露出互相矛盾的
訊息。在前一段話裏(你知道,你做得比我好),母親的意思是說「我必須依
靠你」。在後一段談話裏(我把你那堆衣服全洗了),母親的意思是--「你得
倚賴我」。其實這兩個表面上矛盾的訊息,是同一個意思的兩面:「不要離開
我(因為我需要你,而且或許你也需要我)」。如果你爲這個主題的變奏所糾
纏,就等於加入一支歌與舞,你會在永不休止的旋轉裏耗盡體力。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

成人對成人

你和父母之間的羈絆,也許比你所願意相信的還嚴重。而既然終止歌與舞的第
一步,是你必須認清自己是否的確爲某支歌與舞所拘縛;因此,將你與父母之
間從往昔到今日的關係的若干方面,重新檢查一遍,應該是有助益的。

……

如果你察覺到,你和父母在一支歌與舞中互相束縛著,雙方都無法自由活動,
你就已踏出擺脫桎梏的重要的一步。而當你察覺父母傳達給你的是「不許長大
」的訊息,並採用各種策略強迫你服從,你就踏出了第二步。然後,你應該進
一步看清,「不許長大」的訊息係出自父母内心受驚嚇的或佔有慾強烈的小孩
,回應他們的則是你内心懼怕或自疚的小孩--而這一切,與你們雙方成熟一面
的需求和期望都沒有關係。
 
但最重要的認識是:除非嚴重失常的情況,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只提出「不許
長大」的訊息,他們成熟的一面也必然會發出「願你成長和茁壯」的訊息。
必須回應的,正是父母養育子女的、成熟的這一面兒童心理醫師常常會以
「我知道,你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這一類話開頭,建議已經傷害
到子女成長與獨立的父母,改變他們照顧孩子的方式。有時候,當我運用這種
方式執行醫療工作時,我覺得自己是在使詐,因爲我將父母置於某種雙重束縛
之中--他們或者是跟着我的提示走;或者是被迫承認,他們對子女的成長並未
付出應有的關注。但這並不是詐術,我只是故意廻避他們內心的小孩,而直接
對他們成熟的一面講話。如果你要終止這支歌與舞,這正是你所應該做的。

pexels-ivan-samkov-4624960.jpg  
……

....你是否覺得別的小孩似乎都被允許做更多的事情?是否別的小孩常跟你說
:「老天,有這麼多事,你媽都不許你做呀」?當你第一次聽到「過度保護孩
子的父母」這種說法時,你是否覺得,這說的正是你父母?

如果你父母對孩子確實是太過愛護了(更精確的說法是,對孩子控制得太緊
,你就會面臨屈服或反對的抉擇。在青春期,外界和你内心要求你獨立自主的
壓力愈來愈重的時候,這種抉擇就會變得特別尖銳。你的青春期是怎麼渡過的
?你是「優秀」青年,一向順從雙親過度箝制的指令?或者你只是虛與委蛇,
表面上順從,背地裏卻我行我素?甚至公然反叛,渡過了一個「狂風暴雨」的
青春期?你的反抗使你掙脫而出,抑或反而造成另一種充滿憤怒的緊張關係?

……

成年人在感情上對父母的倚賴,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形態。這裏有一些問題,
你可以思考一 下,幫助自己檢查是否有一支歌與舞仍在繼續演出:

為何我仍然跟他們住在一起(如果你是這樣)?
為何我要住在他們附近(如果你是這樣)?
我和他們接觸的次數,是否超過我實際上所預期的?是見面,還
是通電話?
如果比較少跟他們接觸,我會有何感受?罪疚?焦慮?寂寞?或
解脫的感覺?
在我的生活之中,我是否讓他們參與太多事情而我覺得這並非好
事?
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我是否牽涉太深?譬如說,捲入他們婚姻上
的衝突?我是否在扮演婚姻顧問的角色,或偏袒某一方而反對另
一方?
我是否對他們照顧太多,像是替他們對照支票簿或充當他們的司
機,而這些事他們都可以自己做?
我是否有意迴避可以的成長與獨立,更大的成功與危險的途徑?
假如我的選擇違背父母的期望,我是否非常不安?我是否開始零
嘴吃得多,或菸抽得兇?我生理上有沒有什麼癥狀?我是否覺得
很難把自己的選擇告訴父母?
如果在年節或父(母)親節,有些什麼事情我寧可去處理,而不
陪伴父母,我做得到嗎?
我是否仍然覺得需要父母的贊許?假如我做了一件他們反對的事
,我是否覺得懊悔?


……

對於子女斷絕束縛的行動,並不是每個母父都能夠以成熟的態度回應。莎拉也
向父母提出要搬出去的計劃,父親竟然對她冷嘲熱諷,說她是妓女;母親則陷
於低落的情緒。但莎拉提起勇氣,堅持自己的決定,找了一棟公寓,準備要搬
遷。她離開那一天,父母都沒在旁邊幫忙。母親留了一張紙條:

親愛的莎拉(一副笑容)
  抱歉,不能留下來幫忙。祝幸運。
            媽(一副悲容,淚水沿着臉頰流下)

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其中包含了將人遺棄的罪惡感和被人遺棄的恐懼感,以及
熊熊的怒火!但這個時候,莎拉並沒有被擊敗。她很清楚,前途仍然可爲,父
母的反應係出自他們内心駭怕和憤怒的小孩。她知道,如果父母成熟的一面的
確關心她的發展和幸福,這一面終必會在內心小孩怒火熄滅之後浮現;正如同
好父母常常必須耐心等待他們兩、三歲大的孩子發脾氣。

因此,終止歌與舞的最後步驟,不止是廻避父母内心的小孩,直接回應他們成
熟的一面而已,你還得妥善處理那個傷心、憤怒和焦慮的小孩。如此,你就必
須以關懷和照顧的態度來對待父母內心的小孩--注意,出發點不是你的罪惡感
,而是你的諒解和愛心。




本書全名:
割斷臍帶做大人:孝順父母,也勇敢地創造自我
原文書名:
Cutting Loose: An Adult's Guide to Coming to Terms with Your Parents
原文作者: Howard M. Halpern
譯者: 廖立文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08/16

 

(本文照片皆取自Pexels網站)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