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hy.jpg  

最近,我在面對原生家庭議題的關卡上,
有了重大的轉折點~

很感謝我的心理師以全然的耐心和關懷
陪伴並且幫助我走過這個大關卡。

雖然不知道這個轉折點之後,
我還要面對這個議題的甚麼挑戰或考驗,
但現階段,我可以說,因為心理諮商的協助和支持,
讓我安全度過了人生中一個很大很大的難關~

這次的諮商持續至今三個半月。
回想從頭,我清楚知道,
並不是因為有這三個月的諮商就足以讓我這次可以平安度過;
我這些年也持續透過大量閱讀、聽演講、
聽數百集(沒錯!不誇張!就是數百集!)podcast節目,
不斷自我學習、累積了足夠厚實的底子,
於是才能讓我在短短三個月內與心理師順暢合作,
及時讓我在面對這個關卡時,得以尚有餘裕地全身而退~
pexels-pok-rie-13345744.jpg  
關於我的心理諮商,那是另一個長長的故事了。
這部分請給我多一點時間消化整理,
希望過一陣子能夠爬梳到夠有條理的程度再以文字分享在這裡。
放心,我不會收費的~XD(眨眼)

這段感想放在這篇書摘前,也是有意義的。

如果說,
我上面所說的自我學習所累積下來的底子是地基,
那麼,
我所看的每一本心理學相關書籍、所做的書摘、
所聽的心理學相關節目內容、所聽過的演講,
全都是一塊一塊小小的基石;
雖然每一塊都小小的,
但我都紮紮實實將它們打樁在地底,
然後一塊塊整齊排列、彼此緊靠扣實,
最後才能在我這個人生階段,
築成一片尚足以抵擋飄搖風雨、支撐我這棟微渺的心靈小屋的基礎~

一本書就是一塊基石。

這本書也是其中的一塊~

上面的感想,與同樣有原生家庭議題的朋友分享~~~

pexels-min-an-953724.jpg  
------------書摘分隔線-------------

第一章
無愛生命的悲歌
                                                                                 ---- 孩子,你的傷痛需要被懂
 
 「一個人終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榮格

---------------------

每一種反覆承受的痛苦背後,都有一份早年的傷痛

沒有人能不受原生父母親的影響,即使一位宣稱自己無父無母的孤兒,他仍受
「父母親缺席」的影響。父母親對孩子生命的影響不僅日積月累,同時根深柢
固。

我們沒有完美的童年,自然沒有完美的自己。我們都曾在過去童年時期,乃至
成年,在和父母親的關係中,知覺自己的存在,也習得一些生存模式,更多的
是,我們在這重要的關係中經歷到許多複雜又糾結的感覺,拉扯、跌落、掙扎
、對立、壓抑、否認、抗爭,無論經歷什麼,我們在拚搏的,仍然是想證明自
己:我是值得存在,也值得無條件被愛,更是一個富有價值的人。

但是,遺憾的是,那被過往傷害及封鎖在內心黑暗世界的小孩,不一定能被看
見,被懂,他究竟走過什麼樣苦痛、憂鬱的來時路!

---------------------

四、乖巧聽話的傷痛

........

乖巧聽話的孩子,其實是好在乎父母的孩子。他們對於父母的情緒敏感,更常
收進父母親的苦及痛在他們心中。

乖巧聽話的孩子,也是好害怕愛消失的孩子。他們讓自己聽話、貼心,成為最
親近父母親身邊的那個小孩。他們默默的守候,靜靜的幫忙,扶持著父母親。
只要能為父母親多承擔一些,只要能讓他心中最在乎的父母親少些煩憂,他都
願意讓自己承擔。
pexels-brother's-photo-240174.jpg  
但也因為如此,他們順應著父母親的各種需求,從來沒有想過說「不」。順理
成章的聽著父母親的安排及指令,只要父母親認為是「好」的,他就相信那是
好。

父母親也將乖巧聽話的孩子所表現出的體貼及乖順,視為理所當然。彷彿這樣
的孩子就是父母親的附屬品,隨著父母親的呼吸而起伏,也隨著父母親的腳步
而移動。父母親享受身邊有這樣的一個孩子,任其要求、索取,無論是物質或
情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哪一位父母會拒絕?會排斥?會覺得不好?

這或許也是乖巧體貼的孩子,最不希望發生的事。他們不要被父母親排除,害
怕被父母親厭惡,更恐懼父母親因為生氣、哀傷、厭煩、痛苦,而不要他們了
,所以,讓自己盡力的符合及滿足父母親所要的。

然而,乖巧聽話的小孩,沒有被父母親真實的看見他的存在。父母親太習慣他
們的聽話、乖順,幾乎不會聽到他們一點兒自己的想法、意見或感受。乖巧聽
話的小孩,也因此看不見自己。要他們感受自己的存在,問問自己的心,懂自
己的需要及感受,他們會充滿疑惑的說:「怎麼開始?怎麼做?」
pexels-jan-kopřiva-3811728.jpg  

「聽話」的孩子,感受不到自己

在他的世界裡,沒有「自己」的存在。他的存在,是為了因應他所在乎的人的
需要。別人沒有問過他的感覺、想法,要或不要。他也沒問過自己。

乖巧懂事的小孩不知道,有一天,他的世界會天崩地裂,當他的乖巧懂事,並
不能確保他與所愛的父母親永不分離,他依然感受到被排除了的痛苦,被忽略
的哀傷,被視而不見、不聞不問的落寞。那一刻,他的痛苦,排山倒海而來。

當他所在乎、所愛的人將他隔離,不再讓他依附在左右,也不再視他為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時,他的痛苦,不僅啃食著他的心靈,也粉碎了他的世界。

心裡滿是恐懼

「我是誰?我擁有什麼?我該怎麼辦?」乖巧懂事的小孩,慌張得不知該如何
是好。

在乖巧聽話的孩子的內心世界,充斥著滿滿的恐懼。

恐懼被遺棄:「你不乖,我就不要你。」

恐懼著握有「愛你或不愛你」大權的人會不愛他:「你不聽話,我不愛你。」

恐懼著那些責罵:「你不乖,你不聽話,為什麼我要對你好?為什麼要養你?」

於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努力、認真、拚命的要達成父母親要他做到的事。不論
是什麼任務,不管要冒著什麼風險及後果,他都不為自己著想。他將父母親說
的「不可以自私」刻在心頭上,他要做一個不自私的孩子,因為自私,就會成
了壞孩子,讓父母討厭及拒絕。
pexels-matheus-bertelli-573271.jpg  
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可是,父母親真的因為孩子的貼心、乖順及聽話,而給予孩子更多的看見及肯
定嗎?父母親,對於不會為自己說不的孩子,只有更多的要求。當有不足及缺
乏時,這個孩子就成了可以要求及犧牲的對象。

乖巧聽話的孩子,那個被說「懂事」的孩子,其實只是因為太愛父母,也太需
要父母。他將父母親的事,放在心上,成為他的事。他懂父母親的苦,懂父母
親的難,懂父母親的需要。卻沒有人,懂他的苦、他的難及需要。

可是,乖巧懂事的小孩,除非「自我」覺醒,知道他自己也是一個獨立存在的
個體,有感覺,有想法,有行動的自由,有選擇的權利。如果他不敢做自己,
也不相信若失去父母的愛及需要後,他不會落入孤寂、無助及沒人要的可憐絕
境,他就會繼續讓自己乖巧聽話。他會等待,等待父母親看見他,知道他的好
及忠心。

如果,你懂了乖巧聽話孩子的內心世界,你怎能不為他們流下哀傷及心疼的淚
他們給出大量的自己,給到完全失去自己,也不知道為自己喊一聲「痛啊!
」「累啊!」「我不行!」再多的失衡、誤解及要求,也沒有讓他們停止要「
繼續懂事」。

正因為他們的無聲,默默承受。乖巧聽話的孩子,他的傷,沒有人真的看見,
真正的去懂。
pexels-kat-smith-568025.jpg  
給受傷的小孩

親愛的小孩,其實你的心好痛,好害怕,好擔憂。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夠好,
足以讓他們永遠的不要遺棄你。

你總是害怕著被不要。在你心裡的陰影,揮之不去的聲音說著:「你不乖,不
聽話,就把你趕出去。」「你再不聽話,我就丟掉你。」即使害怕得大哭,要
一個安撫,也沒用。你只會被甩開、推倒,或是被大聲斥令:「你還不乖?還
不聽話?」

你必須馬上的收起哭聲,擦乾眼淚,認真的聽著大人告訴你的指令。你努力的
告訴自己:「不可以哭,不可以不聽話,不可以做錯事,不然我就會被丟掉。
沒有人會愛我了,爸爸媽媽會生氣的丟掉我。」

於是,你乖乖的,聽話的,當他們的小孩。你不敢想像,失去他們以後,你能
怎麼辦?他們若真的不要你,不讓你做他們的孩子了,你能去哪裡?

親愛的小孩,我知道你只是想要一份不會改變的愛,不會消失的愛。曾經,愛
,消失了,讓你驚嚇不已,也使你經歷到失去的感覺,是多麼的傷心,多麼的
無助。

那種感覺,你好害怕再經歷一次。於是,你用全力守候,用全力保護,用了你
生命的全部,只想牢牢的、緊緊的跟著你所愛的對象 -- 你的爸爸、你的媽媽
。如果沒有了他們,你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存在了。失去了他們,你就真的是一
個在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在乎的可憐小孩。所以,即使不公平,即使會感覺到
委屈或辛苦,你都要自己承受、承擔。

你真的是一個好小孩,你知道嗎?你善解人意,忠心,不忍心看人受苦,所以
常常去為別人承擔他們所拋出來的壓力,和各種需要。你照顧著所有人,希望
他們能因為你的乖巧懂事而過得好。
pexels-lawrence-suzara-1581557.jpg   
但是,親愛的小孩,因為你一直關注著別人的傷、別人的痛、別人的苦,以至
於你看不見自己內心,也有著大大小小的傷。你不看自己,就不會注意到自己
有多痛。你不要感覺這些痛,這樣你就不會感覺到氣憤、委屈、不平,和難過


你把這些感覺都壓著,壓在你的身體裡,壓在你的內心深處。所以你身體會有
很多不舒服,你的胃常常疼痛,因為胃藏著好多抗議、好多生氣,也被你吞進
去了好多委屈和傷心。

親愛的小孩,我知道你的心靈有好深好深的害怕。你怕如果你是自己,真正的
自己,這個自己會不會被討厭,被不喜歡?其實,你心裡也不敢喜歡自己。甚
至,還有點厭惡自己。你厭惡自己不夠聰明、不夠好、不夠有能力、不夠強大
、不夠優秀……所以,你只能靠聽話、乖巧,來讓大人滿意。至少,他們還會
因為你聽話乖巧而對你有點誇讚。如果你連乖巧、聽話都沒有了,那麼,你可
能一無是處,別人就真的不要你了。

親愛的小孩,你看見了嗎?你心裡感受到的愛,原來是這麼「有條件」的。要
聰明、要優秀、要勤勞、要有能力、要精明、要漂亮、要美麗....要有這,要
有那,才是有資格可以被愛、被喜歡的。如果,什麼都沒有值得被稱讚,那你
要自己,至少努力的聽話,讓別人高興,讓別人滿意。

你看到了嗎?你對自己能被愛,是不確定的。你不敢相信,會有人無條件愛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單單只因為你存在,你就能被深深的愛著,不離
不棄。
pexels-mustafa-hussein-13067540.jpg   
親愛的小孩,我們要一起擁抱你那好害怕的心。你的心嚇壞了。在滿是評價、
要求、指責、命令的環境裡,你應付著、承受著。你真的好害怕被不要,被丟
掉。

讓我們深深的擁抱住自己,好嗎?告訴我們嚇壞了的心:「我不會丟掉你。你
有我,別怕。我會一直陪著你。無條件的好好愛著你。」我們可以擁抱自己,
擁有自己,成為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那個人。

我知道,你關注著你所愛的大人,試著讓他們愛你,好避免讓自己什麼都沒有
了。我知道他們對你好重要。幾乎是你生命的全部。但是,其實你沒有看見,
你自己是多麼有能力去照顧他們,照顧他們的需要,照顧他們的感受,照顧他
們的煩憂。讓你照顧他們的能力,也能來好好的照顧自己,這是你值得領受,
也需要的關愛。

對自己好、懂得自己的好、照顧好自己,這些都不是自私。這是一份對自己生
命的肯定,也是以愛回應自己生命的存在。過去的大人,或許不懂對生命的愛
及肯定,所以他們用錯了方式來對待你。他們也不懂什麼是無條件的接納生命
,無條件的愛你,所以他們威脅、恐嚇,要你不要成為麻煩、累贅、問題。他
們沒有真正的認識你,看見你,其實你真的很願意愛他們,很願意守護他們,
更是好需要他們。

如今,我們或許還有機會讓他們知道,也許沒有機會了。但無論如何,請你都
先好好的看見自己。給予自己內心最渴望的安心,也給予自己最堅定的保證:
「我會一直愛你,永不離棄你。無論處在什麼境遇中,我都與你同在,一同經
歷,也一同面對。  」

不再將別人的愛高舉,而讓自己在乞求中,卑微。還給自己應有的尊嚴,也還
給自己生命,活著的自由 -- 自由感受、自由體會、自由選擇、自由決定。自
由,成為你自己。
pexels-ruvim-3378993.jpg  
---------------------

五、「你不重要」的傷痛

孩子所承受的精神痛苦
.......

我們無法不去和父母親連結。在父母親與孩子之間,形成的是關乎生存需求的
依戀關係。這份關係,提供給孩子許多安定情緒的需求。包括安全感、信任感
、親密感。還有諸如:被重視、被關注、被接納、被保護、被照顧、被愛,等
等的正向情感經驗。

當依戀需求落空、缺乏,或是阻斷時,個體便會產生衝擊、動盪、不安,經歷
強烈的痛苦。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沒有可以安心依靠的對象,將易使個體處在
憂鬱、無助的情緒中,甚至感覺自己的生命不該存在,不值得存在。

孩子內心的衝突

當生命一直接收到「你不重要」的訊息,或是你是「多餘的」訊息,那無疑會
剝奪掉個體的存在感。這也將影響個體知覺自己的主體感,不敢賦予自己存在
的相關權利;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和行
動的自主。

關於存在(身為一個人)的權利,因為反覆被剝奪,久而久之,個體對於自己
的想法、感受、行動的選擇,也會難以建立自信,無法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
並且無法賦權給自己,彷彿自己本來就應當沒有任何權利。

被視為「不重要」的孩子,長期受忽略、漠視的孩子,他們必須解決內在的一
種衝突及糾結,那就是必須回答他們內心的疑問:「究竟是因為我不好(我是
壞的),所以你們不愛我?還是因為你們不好(是壞的),所以你們傷害我?」

這種衝突,往往難以找到一種平衡的解答,所以會在這兩種答案中擺盪,並且
長期的糾結:「是我不好?還是你不好?」

但其實這兩種解答,都無法帶給受到這樣傷害的孩子,一份內心的平靜安穩。
他們在這兩種歸因裡,都是受苦的。
pexels-daria-obymaha-1683975.jpg   

孩子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指責外界(應該要給愛的父母)為不好,並無法讓他們割捨這一份愛的渴望和
需要。將父母親視為可惡,憎恨他們不斷給予傷害,但是卻無法終止內心,仍
在等待父母親的改變,可以真正的看見他的存在、肯定他的存在。就因為這一
份「渴望及需要」難以消除,他們雖然怪罪父母的忽略及殘酷,卻仍是無法離
開這樣的傷害。

若是歸因於「我不好,所以得不到關愛」,這樣的指責,更是讓個體內在一直
處於一種風暴中,不斷的侵襲自己,破壞自我的形成。自我,一旦混亂,便無
法建構穩定內在的系統,內在會不停的經歷到自我的矛盾、衝突、對立,反覆
拉扯,不得安寧。

這種外在、內在都持續在一種戰爭中的處境,是持續性的耗損。內在,也因為
這樣的耗損,而更顯得空洞、空虛。愛的經驗,始終建立不起來,無法深化存
留於個體內在。

即使,身上其實具有許多能力,也極具才華及天賦,但「我不重要」的存在感
,將使他不敢去真實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相信自己身上具有實現自我的
能力。內心因為「我不重要」的傷痛,而充滿心酸、委屈,和卑微。覺得自己
不配,或沒有資格,得到自己想要的、渴望的。

而當他眼見他人可能沒有費什麼力,也沒有特別付出什麼,就能理所當然的獲
得,他渴望已久的肯定及重視時,心中的體會更是複雜,羨慕、嫉妒,挫折引
發的憤怒,都可能交錯出現,沮喪、無奈、自卑、失落,更是如颶風海嘯席捲
而來。
pexels-pixabay-220836.jpg  
孩子哭喊:「為什麼不愛我?」

漠視孩子的存在,無視孩子需要肯定的需求,就像是在孩子的胸口上開了一把
槍,讓他們不僅疼痛,還無法實實在在的體認自己的存在。總是心虛,總是覺
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沒有,是十分艱辛的成長歷程。

能真實的重視自己、在乎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這是不受重視的孩子,一
生在搏鬥的挑戰,也是終極在學習的課題。

有誰希望自己不重要?有誰希望被忽略?

受忽略及輕視,是可以在人的心中,播下怨恨的種子。多少的家庭,都有著受
忽略及被漠視的孩子,所引發的手足對立衝突,在每一代間發生。當孩子哭喊
著爸爸媽媽的偏心時,他內心在哭喊的話是:「為什麼不愛我?」

---------------------

給受傷的小孩

親愛的小孩,我知道你內心,被那滿滿的失落及傷心佔據。你真的不懂、不明
白,為什麼在家裡,你總是承受著輕視、忽略,及漠視?好像你並不是這個家
的孩子,好像你是外人,沒有理由對你好。

而即使是一個外人,爸爸媽媽都對待他,比對你好。

你是真的疑惑,不懂,不明白,究竟你身上有著什麼記號,又或是你注定得不
到父母親的緣,注定要在這世上,孤獨的靠自己一人長大。

你努力的奮鬥,努力的求表現,期望受到父母親的看見,肯定你是一個好孩子
,也肯定他們有你,真是美好、榮耀的事。但是,一年一年過去,你一年一年
長大,歷經無數的奮鬥、掙扎、努力,不斷的讓自己有成就、有能力,你以為
這樣就能被看見,被肯定,讓父母親為過去的輕視、輕蔑及不以為然道歉。讓
他們可以知道,身為他們的孩子,你夠資格,得到他們的重視及愛。

親愛的孩子,我知道你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也背負父母親永遠不瞭解的辛苦
。你帶著這一份存在的傷痛,仍是努力不懈的賣力。你認為,如果你那麼努力
了,那麼堅強了,都還得不到他們的肯定及關注,那不夠努力,不夠堅強,就
更會被他們唾棄,被他們嫌惡,視你為一個廢人,一個根本不該存在的孩子。

你好害怕這樣的否定,也好傷心這樣的否定。為什麼你的爸爸媽媽就是無法真
的在乎你?重視你?你要的其實不多,只要他們知道你真的存在,也看見你真
的用心的在當他們的小孩,他們只要認可你的存在,是美好,告訴你:「你真
的夠好,是個好孩子。」這一切的辛苦,及付出,你都不覺得是什麼了。
pexels-javon-swaby-2814310.jpg  
然而,就是沒辦法。你又不想承認自己真的沒辦法,得不到。於是,你糾結,
糾纏在愛恨恩仇的情緒海中。你想告訴自己,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你父母親,
你本應當做一個好孩子,但是想起他們的忽視,在口語及表情中對你的輕蔑,
你因為心裡好痛,而不免的埋怨、嘀咕他們的辜負,和他們的錯待。

親愛的小孩,我當然知道,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大人的愛。沒有一個孩子,可
以在缺愛、無愛的情況下,感覺到自己生命的豐足及美好。我也知道,沒有一
個小孩,可以被不在乎及漠視,還能快樂開心的長大。

孩子,都需要愛。孩子,都需要父母親可以肯定他們是好的、被重視及肯定的
。這是,恆常不變的真理。但是,孩子,我也希望你能試著理解,愛,是一種
能力,愛,也是一種認知。大人們對愛的認知,可能是偏執的,也可能帶著他
們自己的成長經驗,投射在孩子身上。他們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喜歡自己的
部分也在孩子身上時,他們愛、靠近、欣喜、讚美。當他們看見自己不喜歡自
己的部分在孩子身上時,他們厭惡、攻擊、無視、羞辱。

這不是孩子究竟做對什麼,或是沒做對什麼的問題。孩子,這是無辜的,不是
你該承受的「原罪」。你難以清楚的知道,父母親究竟是不喜歡你的性別、不
喜歡你的個性、不喜歡你的面貌、不喜歡你的體態、不喜歡你的思維、不喜歡
你的行為,還是不喜歡你的情感。

而這些不喜歡,有著過去他漫長人生經歷,累積下來的價值觀、傷痛的遭遇、
悲傷的命運,甚至有著他無法修通接納的自我。他投映在孩子身上,以他的價
值觀,單一而偏執的認定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這些都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的問題。這是父母親對愛的體認,過於狹隘、有
限,也充滿著條件。他們活在充滿評價、優劣、好壞對立的環境中,或在階層
角色的框架中,用一個人的外在、頭銜、樣貌、條件、地位,來決定要把一個
人放在他眼裡,或是對一個人,不屑一顧。

這些都不是因為你做錯什麼,也不是你該承擔的。遺憾的是,這樣的遭遇及對
待,發生在你身上。
pexels-ruvim-3622517.jpg  
親愛的孩子,我知道你愛他們,所以渴望他們回應你的愛,也好好的愛你。因
為你在乎他們,因此也需要他們的在乎。如果他們沒回應,表現出不在乎,你
的心,會因為失衡而搖晃、擺盪。你因此不敢肯定自己的存在,是正當的。也
無法在關係中,感受到滋養、支持,及接納。當然也失去了歸屬感。

親愛的小孩,我無法告訴你不要在乎他們,重視他們。因為這是你愛的本能,
愛的意願。如果你不愛了,不在乎了,或許,真的就沒有什麼可以讓你有存在
的理由了。

但是,親愛的小孩,我還是想讓你知道,你的好,你的良善,你的努力,我都
看見了。你堅持下來,承擔住自己,在他人漠不關心的反應中,你努力的走著
生命的軌道,奮鬥堅毅。你沒有一刻停下來,為你失落的情感,哀悼,默哀。
沒有一刻,真的敢回看你傷痕累累的心,看見自己的破碎。

我們可以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給自己一份有尊嚴的關注。你,是你,獨特
的你。你的存在,宇宙給你屬於你的位置,這不是他人可以剝奪,及輕視的。
也許,在世上的父母親,不懂如何回應你的存在。但宇宙的愛,仍要將愛,進
駐在你的心靈,讓你經驗到,超越父母之愛之外,愛,仍是存在。愛,仍是有
可能。

而這愛的經驗,我們仍然先願意給自己。即使父母親仍是不懂,你的在乎及付
出。即使,他們仍是無法鬆解他們充滿評價的生命態度。這都不能徹底剝奪你
,擁有愛的能力,也不再能綑綁你,跌落在缺乏及虛空中,不得翻身。

還給自己經驗愛、感受愛的權利,也允許自己是一個有權利活得美好的生命。
你的生命,不需要他們來定義好壞了。將你的生命,交於自己手中。你不再為
他們努力,而是真實的,尋找自己想要的生命風景,為自己出征,為自己實現

pexels-anna-shvets-3746197.jpg  
---------------------
七、代理伴侶的傷痛
.....

無法擺脫的自責、罪惡感

所以,擔任「代理伴侶」的孩子,都有誇大自己能力的自我要求,只要沒有做
到大人的期待及要求,就會有自責、罪惡感的出現,而無法真實的知覺自己身
為一個孩子,人生的歷程本來就還沒具備某些能力,自然有所限制。

他們也會不自覺的認同,那些大人要求及期待的標準。他們不知道大人是以一
個「成人」的標準,在對待他們及要求他們。

他們鮮少被寬容,或被理解:「你只是一個孩子,你盡力了。」被過度要求及
期待的孩子,他們不容許自己有限制、沒有能力,他們討厭無能為力的感覺,
因為這往往會讓他們聯想起那失能、失敗、不好的另一個父親或母親。

過度的承擔大人的需求,及背負照顧大人責任的孩子,雖然易被肯定為懂事、
貼心,或是能感受到一種被需要的感覺,但同時,他們的人我關係界線也變得
混淆,易於將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也會因為他人的情緒起伏,而深受影
響;不論是否是自己引起,仍是不安於是否自己有責任,而努力的表達關心、
表達抱歉,及試圖讓對方沒事。對方的情緒沒事了,才能緩解他不安的罪惡感
及自責。

當他們誇大自身的能力時,往往也漠視了自己的存在需求。覺得自己沒有權利
及資格,過自己想過的,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的關注點,應該都要鎖定在那
很受苦、受傷,及無助的父親或母親身上。

(本文圖片除書封外,皆取自Pexels網站)

---------------------------------
本blog宣言: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我支持台灣獨立(為何出現這段文:[連結])
---------------------------------


本書全名:
為什麼不愛我:療癒無愛童年的傷痛(讀冊網頁連結

作者: 蘇絢慧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5/02/26

arrow
arrow

    saku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